收藏文章 

2019-03-25

勿讓情緒化 損社會福祉

  自政府進一步披露「明日大嶼」計劃1,000公頃填海6,200多億元造價以來,連日都有反對的聲音,包括個別經濟學者。莫說項目收支傾向較樂觀,即使項目日後真的超支,為港人福祉仍值得全力支持。

 

  「明日大嶼」日前公布的造價的確比最初估算的4,000億至5,000億元為高,但根據政府由測量師學會數據的估算,項目的商業及私人住宅土地總收益估算由約7,000億至11,430億元不等,收益仍是樂觀的。

 

  但有經濟學者不嫌舊調重彈,仍指未來外圍經濟不明朗因素將造成不穩定的情況,一旦經濟進入下行周期,而「明日大嶼」項目又超支的話,將令政府財政緊絀。其實,早於「明日大嶼」公布之初,已有宋恩榮及王于漸等38名經濟學者聯署聲明,這個基建項目不但是可負擔方案,更加是上佳的社會投資。當時聯署的學者已建議,政府需要提供詳細的成本效益估算,幾個月後的今天,有關估算公布了,但仍難釋社會上因立場先行,或流於情緒化的民粹政治操作而產生的「疑慮」。

 

  正如本欄上周指出,所有關於「明日大嶼」的質疑其實都是「信」與「不信」的問題,可惜「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已故天體物理學家霍金說「人總愛相信一些令自己感覺較舒服的事情,多於相信事實」,何況「明日大嶼」還是一個需要投資逾10年才初見成果的基建?

 

  放在眼前,香港有兩個選擇︰一、政府不為土地房屋作長遠規劃與投資,有需要人士,尤其「劏房戶」繼續住「劏房」這類絕不理想的居所;二,政府以公帑解決長遠住屋困局。要解決住屋問題,從來都需要付出代價,今時政府的資助房屋,無論是租(公屋)或置(居屋)不也是由政府補貼?「明日大嶼」日後房屋土地有7成是公營房屋,廣廈千萬,盡庇基層,即使真的因種種原因超支,也十分符合社會的「成本效益」。

 

  關注社會事務的經濟學者屬於公共知識分子,應為社會大多數人發聲。約千年前北宋學者張載(1020-1077年)不朽名言︰「為生民立命」,替知識分子,甚至所有具人性和良知的人定下了方向,眼看不少港人受住屋問題困擾,身心家庭遭摧殘,真是情何以堪!有些人卻反而會為私利或背後「老闆」的利益站在社會大部分人的對立面上,必將受到大部分港人譴責。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

更多為理發聲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填海 #明日大嶼 #土地發展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