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2-26

推動創新 首重實用

  財政預算案中建議投放逾100億元推動創新科技產業,其中較矚目的是發展智能生產,令人期待。若這類創新意念和技術可同時考慮在各行業上的應用,創科專才會經常問自己:我的創新有甚麼行業可供我「伸」(延展、發揮)?創科才有望產業化,成為的經濟引擎。

 

科技發展要創新,更重要是可在日常應用。

 

  預算案所說的「新經濟秩序」,很大程度視乎中小企的創新與活力,其中創科成分不可少。預算案提出逾百億力谷創科的政策中,以82億元在將軍澳工業邨興建智能生產項目最令社會關注。項目內容是興建兩幢樓高10多層的高端工業大廈,適合需要鄰近海底光纖、進行高增值智能生產的行業。智能生產、高端、高效能、高增值都是這行業的形容詞,具體特徵正是「採用機械人技術」。

 

  為甚麼需要重新聚焦,並啟動包括機械人在內的自動化技術與生產工序?因它可以代替人類的體力勞動,進行重複而沉悶的工序,而且做得比人更快更精確,汽車製造業是推行自動化工序,使用機械人最多,亦最見成效的產業例子。當生產工序可分拆成不同的細微環節,生產便不需要一位懂得全部知識與技能的專才,例如大家身上的衣服,上領、車袖、開袋等,大多已是自動化進行,而不必出自同一位裁縫師傅的手筆,而在某些細節上,可能做得還比幾十年經驗的老師傅精準。

 

  不過,傳統製造業「鬥平鬥快」的競爭模式已轉變,知識型經濟這個「新秩序」重視的是像醫療用品這類智能產業,而針對這類產業的生產及研發,機械人技術是先決條件。有志於機械人技術開發者,要多留意自己的創「新」大志可在哪些行業、哪些方面得「伸」,意念得以延伸,才能夠二次創造(re-invent),為社會創造經濟價值。

 

  今年內地的春晚,有350個機械人表演「跳舞」,其意義不在於它們表演的仿真度及娛樂性,而是背後機械人技術水平之高。本地開發者要以機械人的用途為念,要考慮到它對人類生活的實用性及逼切性,還要經常問自己「它到底有沒有用?」

 

  不少人會以為增撥資源,有錢就可創「新」,而不理在各行業上應用,會否有志難「伸」。美國矽谷每天都有創「新」,但要「伸」得到,突圍而出,仍要視乎它的實用性,試看幾十年前日本發明、附有清潔功能的廁板,但其普及性卻不高,它不及簡單用廁紙拭抹快捷簡便,可能是主因之一。

 

  機械人開發者須從實際應用、優化現有工序等的需要起步,進行研發,否則所有創新及技術都只會變成不能上戰場的儀仗隊,中看不中用。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烏軍攻入俄國庫爾斯克州近兩周,並炸毀兩座重要橋樑,你認為俄烏戰爭會否急劇惡化?► 立即投票

更多為理發聲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