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3Text: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水志偉、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陳穎茵
一擲千金?香港科創任重而道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月底發表《財政預算案》,在創新科技項目預留500億,是去年的五倍之多,創新科技可謂最大一粒「糖」的受惠者。團結香港基金早在2015年就曾於研究報告「香港創新科技業概況研究報告」中建議提高本港研發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的目標,並提議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改良撥款機制,以及推動「中下游」應用研究發展。如今政府逐一跟進,雖然說是遲來的春天,但仍值得鼓舞。
500億元看似一擲千金,其實不然,因為當中大部分都是「預留」和「撥備」,並非立即投入使用。而現時香港的研發開支相當不足,研發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約為0.7%,顯著低於臨近的競爭對手韓國、日本和新加坡的4.2%、3.5%和2.2%。面對這一困境,香港必需急起直追,因此早前施政報告訂立了提高公私營研發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的目標,希望五年內翻一倍,提高至本地生產總值的1.5%,而我們的報告亦曾建議將公營研發這一部分支出提升至本地生產總值的1%。《財政預算案》「預留」和「撥備」的500億資金雖然不可能一下子滿足這些目標,卻亦在逐步縮小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這500億預算可謂是曙光初現,而近年來香港政府在振興科創行業方面的努力亦不可否認。基金會在上述報告中曾強調「中下游」研究的重要性。簡單而言,「中下游」研究即是應用研究,可以將科研轉化為產品,令普羅大眾都可以使用和受惠。基金會倡議政府在資源調配上不應只側重上游研究,而應加大對中下游的投資,填補科創行業上、中、下游之間科技創造、轉移以及商品化不同階段的空隙。我們很欣慰的看到今次財政預算採納了我們的建議,500億預算中有200億與應用研究密切相關,包括注入創新及科技基金的100億元,及用於支持建設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的100億。這兩筆投入都將為本港應用研究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另外,政府在推動將研究商品化方面的努力也有所進展。一直以來,UGC在撥款時採用著重學術成果的評審標準,偏重論文的發表而未充分考慮應用研究對社會的影響及貢獻。因此,著重社會實用性的應用研究在大學不被鼓勵,亦令大學難以有興趣和產業合作,不利於將知識轉化為產品從而為民眾服務。基金會同樣於上述報告中建議香港參考英國等發達國家的做法,將「社會影響力」納入UGC評核體系,鼓勵大學與商界合作,推動知識轉移,令大眾可以在生活中享受到科研成果。好消息是UGC現正積極籌劃在2020年進行另一輪研究評審工作,屆時將納入全新的「社會影響力」指標,佔整體評審因素的15%,以推動更多與本地相關、具高經濟及社會效益的研究。
科創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大量的資金支持,還需要及時有效的政策配合。今次財政預算的500億撥款雖然是遲了些許,卻也再次證明香港政府發展科創行業的決心和魄力。古語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香港科創前路漫漫,但曙光已現!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