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6Text: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張博宇、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劉希彤
另類三贏投資法
日前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雲集各國的政要、商家及學術領袖等,探討全球面臨的挑戰,涵蓋科技、經濟及教育等議題。值得注意的是,當中討論到近來愈趨普及的創效投資(impact investment),藉其引入私人市場的參與,為可持續發展鋪路。作為一種融合商業及社會價值的另類投資方案(alternative investment),創效投資者在考慮財政回報的同時,亦會考慮該項目在社會及環境層面上帶來的正面效益。國際間不少大型金融機構及慈善團體都紛紛加入此行列,為可持續發展注資,當中包括瑞信銀行、洛克菲勒慈善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及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rporation)等。
根據創效投資平台(Global Impact Investment Network, GIIN) 上年度出版的報告,創效投資額於2016年已經高達二百二十億美元 ,項目橫跨不同類別,例如可再生能源、房屋及金融服務等等,大多都是圍繞聯合國早前頒布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回報亦絕對不比傳統投資產品遜色。雖然現時大部分的資金都流向北美及西歐等已發展國家,但愈來愈多投資者都希望能打入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
談及到中國創效投資的機遇,我們不得不提內地政府有關綠色金融的政策。全國人大會議於2016年正式通過「十三五」規劃,將綠色金融加入國家戰略當中,希望透過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及綠色發展基金等產品動員投資者的力量,為投資回報期較長遠的環保項目集資,例如再生能源技術、廢物處理和污水處理等,緩減氣候變化為環境及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發行的綠債已達2200億人民幣,佔全球發行量的40%以上,成為其中一個最大的綠債發行國。
雖然綠色金融只是創效投資其中一部分,但中國現時對綠色資本的需求為香港及外地的創效投資者提供一個龐大的空間。作為主要的境外人民幣中心,加上其成熟的金融基建,香港政府可以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將本港、歐盟與美國的投資者連繫予中國的綠色項目,能夠促進香港創效投資的發展之餘,更重要的是讓各地的投資者為可持續的社會和環境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