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7Text: 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 Dr. Stefan Kühner
香港與日俱增的不平等現象
根據樂施會,全球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全球最富有的8人擁有的財富相當於全球較貧窮的一半人口(36億人)的財富總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分析顯示,西方發達國家的收入差距一直保持在歷史高位;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和印度,雖然數以百萬計的人擺脫了絕對貧困,但經濟發展的好處卻分布不均。香港亦是如此,貧富差距也在擴大。香港2016年的堅尼系數達0.539,是回歸以來最嚴重,也創下45年來新高。
香港及其他地方的收入不平等現象可歸因於科技進步、全球化、勞動需求轉變、家庭結構改變和人口老化。在香港,接近9成的勞動力受僱於各種高或低增值的服務行業,可是,高技術與非技術在職者的工資差距和就業保障日益擴大。香港樓價持續攀升亦擴大了擁有物業和非擁有物業人士之間的差距,後者不如前者,沒有能力投資於孩子的未來發展,使後代向上流更顯困難。香港雖被視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頭五大經濟體之一,但香港持續出現勞工技術錯配的現象,使香港難以發揮出其真正的潛力。
自然收窄貧富差距在未來幾年是不太可能的。反之,隨著香港人口和經濟結構不斷改變,香港政府應做好準備應對進一步擴大的收入差距。不過,香港政府應否針對不斷擴大的收入不平等進行直接的政策干預則是另一個問題。傳統經濟理論一直認為,不平等有利於經濟增長,因為它給社會中最有生產力的人提供了創新的動力,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從而促進經濟進一步發展。事實上,有些人可能反而想像不到,誰不喜歡持續加劇的收入不均。
不過,在The Spirit Level: Why Equality is Better for Everyone一書中,作者指出富裕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會影響民眾福祉,對個人身心健康、教育成就和生活滿意度的負面影響尤為明顯。事實上,貧富差距的擴大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
生活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社會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有不良行為,比如酗酒、打架和欺淩等。最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項研究分析了西方41個富裕國家,發現當中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和青少年在飲食健康、身體活躍程度以及教育成就,尤其是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方面,落後於同齡人。這些基層兒童亦認為比起來自富裕家庭的同齡人,自己的幸福感較低。
雖然很少有研究試圖將收入不平等上升與香港人幸福感下降直接聯繫起來,但現有的相關研究證實了大多數人已經知道的東西。今年有學術研究指出,香港學生的私人補習生開支對他們的家庭構成沉重的財政負擔,而這些私人補習不但花費學生大量時間,更增加了他們的壓力。另外,香港經濟社會地位較高的父母,關注子女的學業多於課外活動,因而提升了香港青少年的肥胖率。亦有研究發現焦慮的父母的子女更易有抑鬱問題。香港的年輕人自殺率在近幾年有所增加,這部分可歸因於香港近年的經濟的變化。同時,他們也感到有較少的工作保障、較低的工作投入度及滿意度。
香港政府一直透過投資人力資本和就業培訓來促進社會向上流動性,從而解決收入不均的問題。然而,愈來愈多國際研究建議,政府的政策不僅要著眼於提高最貧困家庭的就業機會,而且要實施更累進的稅務政策和提供更多社會服務,包括優質的學前教育和支援在職母親的服務。這無疑是處理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無論最終如何進行,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資源防止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說說心理話》:講講常見年輕人理財問題!想「人有我有」?認可理財社工分享理財觀念小秘訣!►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