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08-30Text: 嶺南大學研究生部研究助理教授 江晉博士

快樂方程式

  快樂(Happiness)/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快樂指數更被認為是量度社會發展,國民幸福的重要指標。如何讓人們感到更快樂、更幸福,不僅是學者關心的課題,也是政府和個人想瞭解的議題。那麼,快樂有沒有「公式」呢?

 

經濟發展 = 國民幸福?

 

  經濟愈發達的國家,國民就愈幸福嗎?根據聯合國今年發布的《全球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經濟發展和國民幸福的關係,並不是這麼簡單直接。美國雖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但根據聯合國今年的報告,美國國民快樂指數僅排全球14位。香港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人均GDP是全球排13位(世界銀行數據),但其快樂指數在全球排71位。

 

  中國內地的情況,更反映經濟發展與國民幸福感的「反差」。聯合國的這份報告指出,在1990-2015年間,中國的GDP翻了5倍,但人們在2015年的快樂指數低於25年前。正如報告指出的,衡量幸福感的綜合因素,除了人均GDP,還有健康壽命、社會支援、人生抉擇的自由、慷慨的程度、社會沒有貪腐等因素。

 

財富 = 快樂?

 

  對於個人來說,愈有錢,就愈快樂?這也許高估了金錢對於幸福的重要性。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與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這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發現,幸福感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對於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的美國人,收入再增加也無助於提高幸福感。這兩位經濟學家更總結「高收入不能買來幸福」。

 

  其實,這不難理解,溫飽尚未解決的時候,我們需要金錢解決生計問題。當解決了貧困帶來的剛性需求後,我們往往會發現,財富並不能滿足所有需求,譬如身體健康,和親朋好友的相聚。

 

LIFE方程式

 

  嶺南大學自2005起設計並進行「香港快樂指數調查」,量度和追蹤香港市民的快樂程度。前嶺南大學經濟學系何濼生教授更指出,人們的快樂程度受四個關鍵因素的影響,簡稱「LIFE」,即「關愛」(Love)、「智慧」(Insight)、「堅毅」(Fortitude)及「行動」(Engagement)。「關愛」主要指關心家人,樂於助人。「智慧」則是測量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反思。「堅毅」就考察個人面對挫折、困難的態度。而「行動」是指擁有清晰的人生目標,爭取機會學習,並盡量發揮所長。

 

  由此可見,LIFE快樂方程式,側重的是「心理因素」,與財富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最近,筆者參與的有關香港年青人快樂指數的研究發現,快樂和學歷也沒有必然關係。雖然16-29歲的年輕人的整體教育水平比老一輩港人高,但他們並沒有更快樂。

 

  社會如何發展使國民更幸福,人們如何生活令自己更快樂?目前似乎沒有固定的方程式。但要避免高估經濟發展的「幸福含金量」,打破「有錢就快樂」的思維定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嶺南人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心理情緒 #快樂 #經濟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