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1-01

突破困局 社區互助第一步

  因為不滿現況,才可創新突破,只管咆哮抱怨,創新無望,何來突破?

 

  不滿,就要採取行動,連結交流,互助推動,突破困局。

 

  錦壆路農場82歲農夫周伯,70年代開始落田耕作,自言目不識丁,想生菜簡單易種,生長期不過五十多天,那就不作他想,幾十年來,獨孤一味只種生菜。

 

錦壆路周伯農場

農夫周伯

 

  2017年1月,跟周伯合作經年的收菜批發商突然終止合作關係,當時正值生菜收割期,面對著千多斤生菜,周伯苦無出路,惟恐一夜之間,血本無歸。

 

 

  正當周伯以為叫天不應的時候,原來社區內眾義士早有所聞……

 

  區內居民Michael(葉先生)熱心牽頭,聯同錦綉花園區議員杜嘉倫,為周伯當義工,借助社交媒體,陳述周伯面對的困局,又把落田收割推廣為免費社區親子活動。數天之間,創造奇蹟,逾千斤生菜全部售罄。

 

  轉眼一年,義人義事,依舊熱血。

 

  「農場是社區生活的一部分,農夫和社區本來就是互惠互助的伙伴,藉耕種教育下一代,敬天惜物,尊重傳統。」身為社工的Michael,體內流著助人熱血,不足為奇,他看到農地在一個社區內的獨特功能才是重點。

 

  看到的,沒有權,掌權的,看不到……與其仰人鼻息,自己社區還是自己救吧!

 

義工Michael(葉先生)

 

  作為區內議員的杜嘉倫,仆心仆命,還不是為了選票?

 

  「別人怎麼想怎麼說,我控制不了,也沒所謂。我只是反對過度、盲目及單一的發展。我們的根,源自土地,土地養活了每一代人,我們該以永續的方式,尊重農地農用。富饒肥沃的泥土,一旦變作三合土,無法回頭。」

 

  跟杜嘉倫談了一句鐘,爽朗笑聲配以一貫心無罣礙的口吻,我想,隨心而行的人,都是這幅模樣,他的一句「農地農用」最是觸動。

 

  推動互助連結,共建美好和諧社區,光喊口號不能成事,身體力行義助周伯賣菜一年,甚至被暱稱為「賣菜議員」的杜嘉倫可有心得分享?

 

  「推動社區互助,首先要有人願意站出來,不怕蝕底,並抱持一套信念,堅定不移。多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尤其要站在弱勢社群,想多一點點,做多一點點,最後把各式一點點連結起來,便成事了。」

 

錦綉花園區議員杜嘉倫跟農夫周伯

 

  人口老化,獨居或雙老的問題日見嚴峻,貧富懸殊又是另一社會問題,鄰里交流互助,編識起社區安全網,一旦出事,也可互相支援。

 

  思緒飄動,美好新世界就在面前 ……

 

  我沒有因此而忘記了跑去農場的初衷是買菜,畢竟人大多是膚淺實際的,填飽肚子,萬事慢慢商量。

 

 

【錦壆路周伯農場地址】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當局料聖誕新年期間逾1300萬人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大增。你對本港聖誕新年市道是否有信心?會否出境旅遊?► 立即投票

更多綠路閑人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農場 #本地農夫 #環保生活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