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6-13

擺脫無力感,為自己而戰

  看著面前的年青人,也感受到他的那種無助感。他細聲說話,簡短乏味的敘述,總是給你一種沒有氣力的印象。他好像陷入一個困局中,怎也逃不了。

 

  他今年25歲,獨子。爸爸是個成功的商人。 年青人愛音樂,希望進修音樂。爸爸卻希望他攻讀商科,畢業後在他公司工作。心底卻希望兒子承繼他的生意,發揚光大。

 

  兒子雖然明白爸爸的苦心,亦知道生活現實,但是從商絶非他的那一杯茶。他知道父親那固執的性格,要說服他簡直是異想天開。媽媽也是一個務實的人,必定支持這種「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的路徑,所以他以萬分無奈完成了商學院的日子,現在在父親的公司裏做他的副手。他形容自己是機械式運作,沒有興趣或熱誠。不享受現在,也不想將來。

 

  大家或會感到奇怪:為何年青人不為自己的理想而爭取?為何不以音樂作興趣或副業?事實上,人感到無奈無助時,真的連自救的動力也消失了。

 

  「爭取」是需要能量,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並非人人皆擁有的性格特質。 要學懂爭取,首先要有獨立思考和自我檢視的能力,知道自己的目標方向。第二、要有表達自己立場觀點的表達力和信心。第三、要有不怕與別人爭辯衝突的勇氣,要有不怕輸只怕從未爭取過的奮鬥精神。

 

  年青人從小都是個乖孩子,不曾逆父母的意旨。從小父母就為他打點一切,安排妥當,父母為他所作的決定都相當美好。偶爾有自把自為之時又偏偏惹禍,要父母收拾殘局。「乖孩子」的特色就是聽話,他們聽父母的話,卻甚少說話。他知道父母是出於善意和期望,偶爾想和父母理論時,又發覺自己不及他們強勢有理。他只要開口說,他們便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義、責之以理。 日子久了,自然形成一種寡言依從的態度。

 

  年青人也曾羨慕那些有兄弟姊妹的家庭,因為如果他們不愛家族生意的話,他們的兄弟姊妹中必定有一人會喜歡接手,那麼各司其職,各取所需,豈不是皆大歡喜! 但是,作為獨子,他要獨力背負上一代的期望,甚至整個家族的責任。在這個大前提下,更應以大眾意見為依歸,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久而久之,他就好像實驗室籠子裏的白老鼠,放棄四瑟縮一角,等待餵飼。他養成一種被動的性格,缺乏自信心和為自己爭取權益的衝勁。

 

  看來這次心理輔導的工作,要他檢視乖孩子的角色,試試聆聽他自己那沉寂的聲音。也要鼓勵他學習爭取 。最重要的不是要贏他的父母,最終的結果亦未必是棄商而去尋夢,最重要的是燃起他熱誠,嘗試生命中第一次為自己而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更多心理攻防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人際關係 #心理情緒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