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09-11-26

歷史要融入生命

唐德剛不是一般的歷史學家,其著述上下古今、中外糅合,融入深厚的生命感受,有血有肉。
美籍華人學者唐德剛最近逝世,享年八十九歲。說他歷史學家,顯然不能囊括他的全貌,為他一生作蓋棺定論。他其實也是個散文家,寫文學評論的夏志清曾表示應公認唐德剛是當代中國別樹一幟的散文家,塑造“唐派散文”。他說唐德剛古文根底深厚,卻能寫一清如水的純白話,加上天性詼諧,下筆時口沒遮攔,氣勢極盛,讀起來妙趣橫生。


事實上,讀唐德剛的文章,是一種享受,不會想到他是個歷史學家,因史學家以嚴謹見稱,很少像他那樣,幽默機智,富於才情。他推動口述歷史,所寫的當代人傳記,文采煥然,是讀之令人趣味盎然的傳記文學。


唐德剛是安徽合肥人,這地方令人想起晚清名人李鴻章。李鴻章所處的時代,面對“三千年一大變局”,在歷史大舞台縱橫捭闔,時而遊刃有余,時而勉力支撐,其為官時間之長,涉及領域之廣,處理事務之繁,所受爭議之多,得未曾有。史學界說“師夷之長以制夷”的是魏源;“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則徐;而“起步走向世界第一人”是李鴻章。李鴻章為中國自強求富而搞洋務,雖然慘淡收場,但他流著愛國的血液應無庸置疑。而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為李鴻章翻案,相信他也是以這個同鄉為榮了。


作為安徽人,唐氏文風又可連系到安徽桐城派的文章。桐城派的殿堂級人物方苞,其文章在選取素材,運用語言,務求簡明達意、條理清晰,不重羅列材料,堆砌辭藻,力求清順通暢,論點鮮明,辭句精煉,而這正是“唐派散文”的特點。也許唐德也遺傳了李鴻章和方苞這兩個安徽人的基因,是李鴻章和方苞的混合體,以簡煉文筆寫史學著作如《晚清七十年》、《中國之惑》、《毛澤東專政始末手1949-1976》等,在肯定中國文化之余,也流露了濃烈的愛國心。


雖然唐德剛與香港這個文化中心似是無甚關連,可是他的自成一家的歷史觀,他的“歷史三峽說”,有國學根底。他二十八歲赴美,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長居美國,能博古通今,東張西望,具獨立和包容心態,定位於中國文化為經,西方文化為緯的研究坐標,正是洋溢香港精神。


總之,唐德剛不是一般的歷史學家,其著述能上下古今、中外揉合,旁徵博引,其著述字字句句融入其深厚的生命感受。歷史不只是由時間、地點、人物等簡單要素構成,研究歷史要融入生命,其中蘊藏著深刻的內涵,有血有肉。而唐氏的歷史研究不長於考據,其獨有的史識則是其“春秋筆法”,具有歷史的通感和哲思,對“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歷史風雲人物,都有其獨特的見地。


他的“歷史三峽說”,強調“從巫山之巔,俯瞰三峽中的順流、逆流”,始能了悟“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的慨歎,那是從迂回發展的歷史脈絡中,以深入淺出的論述,他給予歷史以無奈的一聲輕笑,便豐富了人們的歷史常識,促進了人們思想的活躍。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巴黎奧運正式閉幕,今屆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是?►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