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6-18

香港作為中國金融中心的地位穩不穩?

  近月在美國上市的中資股蜂擁回港上市,香港作為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看似固若金湯,不過實際上情况是否如此樂觀?

 

 

 

  撇開環球政治博弈不談,香港金融中心未來的發展存在不少競爭與挑戰。上周五中國證監會發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制度規則,不少內地業界朋友也有徵詢筆者的意見。同時間,深交所發布了8項主要業務規則及18項配套細則、指引和通知,涉及首發審核類(9項)、再融資、並購重組審核類(3項)、持續監管類(5項)、發行承銷類(4項)和交易類(5項),從上市條件、上市審核、發行承銷到交易規則和退市規則均囊括其中。 

 

  在本周一開始,深圳交易所正式開始受理創業板在審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並購重組申請,創業板註冊制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從速度上,這次創業板改革試點規則正式落地超出不少人的預期,從4月27日出台實施方案,到最終落地,不足兩個月,動作之快,效率之高,顯示中央政府的改革决心。

 

  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之後,究竟目標是瞄準甚麽?是否所有產業均適合?就後者,相關創業板暫行規定設定了負面清單,當中,包括金融業、房地產業等12個行業原則上不支持其申報在創業板發行上市。不過,歸屬於上述行業的企業如果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自動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成為創新創業企業,是可以支持其申報在創業板發行上市的。  

 

  不容否認,內地創業板對於內地大量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直接融資平台,在過去,我們可以看到,此類創新型、高成長型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融資需求也非常大,但基於過去上市審核的特點,中小企業登陸創業板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排隊」。而如果採用註冊制的話,筆者認為無論是審批效率,抑或審批數量都會大幅提升,這也符合國家的需要和目前的趨勢,亦有助新經濟領域的發展,加速經濟的轉型,配合新基建的落實。  

 

  在註冊制以及國策的支持下,將有利於提升直接融資機制對新興產業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有助更多增長型創新企業享受到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優勢,推動服務創新創業企業,並推動傳統產業的創新升級,更為A股市場全面推行註冊制改革奠定基礎。內地資本市場奮力改革,容量將大增。未來中概股轉到香港作第二上市,但終極目標有可能是轉回A股,故此,香港金融市場必須鞏固短期優勢,規劃中期發展,奠定長期發展的可延續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中環人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國際金融中心 #中概股 #香港經濟發展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