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9-23

眼見為實?耳聽為真?

  習主席訪美,當然少不了不少的公告、公開談話,這些「公文」,是否就為實,就為真?這裏要引用前美儲局主席格蘭斯班一句話:如果你不明講乜,當然是我說得不清楚,如果你清楚我講乜,可能是我說得不明白。

 

習近平在接受外媒訪問時,首次談到A股的發展走勢。

 

  習主席訪美未落地,已發表了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書面訪問,其中傳媒文章標題有:

 

  ⑴習近平談股票,市場已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

 

  這是否謂國家隊不再入市了?

 

  ⑵習近平罕見首次挺股市。

 

  哦!難怪這幾天A股都升了。

 

習近平續撑改革方向

 

  看這兩個文章標題就買A股,對嗎?且看習主席怎講:股市漲跌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政府的職責是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股市長期穩定發展,防止發生大面積恐慌。前段時間,中國股市出現了異常波動,這主要是由於前期上漲過高過快以及國際市場大幅波動等因素引起的。為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中國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緒,避免了一次系統性風險。境外成熟市場也採取過類似做法。在綜合採取多種穩定措施後,市場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的改革方向,不會因為這次股市波動而改變。

 

  看過原文,你認為習主席是不是講國家隊不再入市,又是不是挺股市,要求A股升、升、升?

 

  習主席是到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去做國事訪問,怎不會講:「股市漲跌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不講這句,就是搵交嗌,行嗎?講完這句,你認為習主席是挺股市,你便買囉!你認為習主席是在用格林斯潘的「你明?你唔明?」的一招,便考慮清楚先囉!

 

重要發言都有慎重思量

 

  在國際的重要首腦會議,要發公告的場合中,公告極可能會在會面前一、兩個月便敲定,即是會未開會議公告已有,因為,一切細節、爭拗,早已由雙方外交部及有關部門,傳閱再傳閱,基本上OK了,老頂才坐上飛機,開會去。所以,以前不少的G7、G20會議會後公告,都是會議一結束,傳媒已立刻發稿,而之前,就更有不少「準確」的報道。不過更真實的報道,是從不被報道,或少被報道,或不被官方證實的報道。第二次大戰末的開羅會議,就傳將中國的戰勝利益限制了,至今無人能證實。

 

  在政治上,有很多創意式的「誘人」行動。最典型的一次是,70年代的一次中國國慶中,親中的美籍作家斯諾被邀上天安門城樓觀禮,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從相片中看到這個美國人,轉告了基辛格,他判斷中國是想和美國言好(當時美仍打越戰),兜兜轉轉在巴基斯坦的協助下,促成了尼克遜訪華,及之後的上海中美聯合公布,使中美外交開始新篇章,至於為甚麼是上海中美聯合公布,而不是北京中美聯合公布?當然又有考量,講不了這麼多。總之一句:眼見未必為實,再聽未必為真。

 

  最近使中港富豪與傳媒間起擾攘的,當然是李嘉誠的去留問題,事起已談逾年,但最近又起風雲。

 

李嘉誠動向在惹熱議

 

  ⑴《新華社》瞭望智庫微信公共號轉發一篇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

 

  ⑵海外網又搭訕;李嘉誠你往哪兒跑。

 

  ⑶《鳳凰網》:李嘉誠撤離中國是開始走向相對沒落。

 

  ⑷《環球時報》:圍繞李嘉誠的爭論驢唇不對馬嘴。

 

  ⑸有評論員謂:威脅李嘉誠是在煽動民粹的暴戾之氣。

 

  ⑹9月21日的《人民日報》有文:「對李嘉誠,與其挽留不如目送」,文謂:畢竟,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動,市場的規則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內,資本享有來去自由的權利。李嘉誠到大陸賺錢,如果因為曾經給予優惠而主張「不宜想走就走」,即使在道德上有正當性,在道理上也說不通,更與法治精神相悖。今天的大陸,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場透明,當然有足夠的底氣接受任何資本的歸去來兮。只是,如果缺少這樣的大視野,激於義憤而情緒失控,甚至公開叫囂「別讓李嘉誠跑了」,就顯得有點落後於時代的不自信了,也不利於企業家樹立信心。

 

官方表現更從容淡定

 

  與一些人的恐慌情緒相反,中國官方對此表現得從容淡定、舉重若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表示,「更多的外來投資對在中國投資信心逐步增強」,「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斯人已去,難以挽留也不必挽留,市場經濟本就是多元經濟、流動經濟,有人走、有人來,有人看跌、有人看漲。只要中國深入推進改革、堅定完成轉型、保持市場活力,就不用擔心李嘉誠之後沒有資本進來。我們能做的,不是自降身份的挽留,更不是激於義憤的謾罵,而是把這個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今天的離開成為明天的遺憾。

 

  資本沒有國界,但商人有祖國。相信包容開放的中國,會為更多商人留一份溫情,不僅會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來容納他們,更會以超越金錢的胸懷來溫暖他們。如果僅僅把中國視為利益性市場,而不是戰略性市場,一些人可能會選擇離開。但時間將證明,大陸錯過的可能只是一兩個商人、一兩家企業,而他們失去的,則將是與中國一起成長的整個時代。

 

  此文是來自《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如果不是有一定看頭,也上不了《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吧!各位看官,你認為是:挽留不了,不挽留,還是……。筆者今次並未全文照錄,只錄了個人認為有意義的三段,各位可看得明白?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政經頑石不低頭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