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5/12/2013

布娃娃孤兒院的快樂聖誕

 

  這是作者Suzanne Lambert的真實故事,敘述她出生兩周便被遺棄在英國紐卡素Nazareth House孤兒院門外,卻得到孤兒院保姆Nancy無條件的愛和支持,之後還領養Suzanne,給她一個溫暖的家,讓她活得每天都像過聖誕。

 

書名:Christmas at Ragdoll Orphanage

作者:Suzanne Lambert

出版:Penguin

(讀本由商務提供)

 

  聖誕前夕,Nancy保姆會徹夜用布碎縫製布娃娃給孤兒院的36個孩子,戰後生活雖貧困但充滿溫暖。因此Suzanne稱Nazareth House為布娃娃孤兒院。

 

  作者寫此書時57歲,以80個生活小片段,以聖誕作背景,回憶和描述她和Nancy「媽媽」的故事,還有她的成長,夢想,學習和建立美滿家庭,到自己也兒孫成群。文字平實自然,以白描手法刻劃生活的一點一滴,沒有大道理,卻從小處看到愛的教育。

 

  書中有很多窩心的情節,從中看到貧乏艱苦的生活中,平凡知足的快樂。Suzanne在7歲那年聖誕,和院中5歲好友Christopher剪下雜誌內著名歌手奇里夫李察(Cliff Richard)的相片,布置牆壁,邊等待Nancy媽媽回家。當兩個小孩等待著收音機播放他們最喜愛的Cliff的歌曲Bachelor Boy,Nancy卻帶回一份聖誕驚喜-Bachelor Boy唱碟。

 

  有次兩母女在街上拾到錢幣,歡喜若狂的想到店舖買東西,Nancy媽媽才發覺口袋有個破洞,錢幣不知所終,立時令兩人非常尷尬。

 

  剛上學,老師一句對瞧不起孤兒院孩子的無情話,Suzanne至今仍記得,想起自己是被遺棄的孩子,沒有歸宿,縱使Nancy媽媽多疼愛她,仍彌補不了人生中的重大缺失。因此時刻夢想長大後會出名,也幻想自己是美人魚。

 

  Suzanne長大後,沒有成為美人魚,卻和離婚但有一女的Harry結婚。生活的趣味由建立家庭開始。有次和家人聖誕聚會,飯後電視播電影「鐵達尼號」,看到男女主角的性愛環節,家中各人以翻報紙、洗碗、大聲談話等舉動來掩飾窘態,讀來令人忍俊不禁。作者以此回憶少女時代Nancy媽媽一次結結巴巴的想教她性知識,卻連「性」字也說不出口。

 

  Suzanne在49歲發現兄長過身後,鼓起勇氣向生母Molly寫信,安慰她及期待給她一個擁抱,生母也因女兒的來信,撫平喪子之痛,填補了遺棄女兒的遺憾,母女終可團圓。而當Nancy媽媽患上老年痴呆症,Suzanne反過來成為她的支柱,回報親恩。

 

  此書以聖誕貫穿生活片段,節日裏細讀此書,感受那股暖意和溫情,處處充滿愛。Suzanne和Nancy媽媽的故事,也是值得父母借鑑的成長教育指南。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