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02/09/2020

金融成棄兒?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2000年科網潮爆破後,死了不少科「妄」股,但卻活躍了不少融資與科「妄」股的「金主」金融股,直到2008年雷曼及其他一眾金融股也爆破,之後不少金融股就失色,直到如今。果真?

 

  (1)看看「大笨象」現如何了?

 

  (2)巴菲特也在近月減持了銀行股。

 

  為何一度受追捧的銀行股,被巴菲特摒棄了?一句,低息、息低,使到銀行能賺的息差也被壓下來,息差是銀行的命脈,息差一拉窄,銀行就無命無脈了。

 

  安信證券高善文,日前發表了個研究報告,指出:剔除金融指數,滬深300已經超過2007年歷史高點,處於歷史最高點,他如是分析:

 

  分享三個指數,把2015年最高點設定為100,選取上證綜指、滬深300、滬深300(剔除金融)。

 

  上證綜指和2015年6月高點還差30%,但是滬深300指數和5年前高點已經非常接近,如果剔除金融指數,已經超過歷史高點。指數走向出現非常大分化。

 

  如果觀察滬深300全收益指數,即如果把分紅折回收益,截至今年8月,全收益指數已經超過2007年歷史高點,處於歷史最高點。

 

  原因有很多,分享一個很重要的宏觀原因。就是實體經濟板塊和金融板塊盈利能力的分化。

 

  我們把滬深300分解成2個板塊,一是實體經濟板塊,二是剔除金融。

 

  通常認為,企業盈利能力和宏觀經濟存在相關關係。2016年初之前,隨著經濟增速下行,企業能力確實不斷下行。這一下行不僅體現在盈利面,也存在在估值面。但是從實際經濟增速角度看問題,中國經濟持續下滑。

 

  過去五年,經濟稍微恢復,實體企業盈利能力彈性增加,經濟下行,對企業負面影響變弱。

 

  過去10年,銀行板塊ROE處在持續下降過程中,現在並不沒有把握說銀行ROE已經見底。銀行ROE下降有很多原因,包括利率自由化導致利差縮窄、巴塞爾協議監管導致去槓桿、新增貸款造成壞帳增長等,這些因素很可能是不可逆的。銀行股價長期低迷,解釋了上證綜指和滬深300的差異。在未來,在銀行板塊盈利能力恢復前,上證指數對市場走勢代表還是在變差。

 

市場新寵兒:科技股

 

  中國的六大銀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大約下滑了10%。

 

 

  根據六大銀行2020半年報數據統計,上半年實現營收合計17355.8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工商銀行營收最高達4484.56億元,同比增長1.30%;最少為交通銀行,實現營收1267.87億元,同比增長7.28%。總增幅來看,最高為建設銀行,同比增長7.65%;最低位工商銀行,同比增幅僅為1.30%。

 

  各行歸母淨利潤的同比下降。6家銀行上半年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5663.3億元,較2019年的同期數據6377.44億元相比,相當於少賺了約714億元。

 

  大行的淨息差、淨利差也基本上有不同程度的收窄。建設銀行淨利差為1.99%,同比下降13個基點;而淨息差為2.14%,同比下降13個基點。而工行淨利息差和淨利息收益率分別為1.98%和2.13%,同比分別下降15個基點和16個基點。

 

  銀行股不濟,但大家都知科技股好濟。截至8月31日,科創板共有165家上市公司報告中報業績,共計實現營收1128.07億元,同比增5.8%,實現利潤124.71億元,同比增長42.29%。

 

  由於有這個高盈利增長,對資金的吸引力自然大,具體表現的就是這些科技股的股價升,其市值亦可以大升,以小米(01810)計,在突破25元價時,其總市值就逾6000億了。阿里巴巴(09988)上挑戰280元時,其市值便逾6萬億。放之於傳統的舊經濟股,市值能逾千億,已是鳳毛麟角。

 

  今周五(4日),三科技股巨頭會加入成恒指成分股,這是個新舊經濟交替的標桿,多識科技股是必要的。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