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20
【FOCUS】LPR未降有深意 谷基建還靠內銀
新冠肺炎疫情續蔓延,韓國、巴西、澳洲、英國等多國央行競相減息救市,市場原本預期將調降5基點的內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周五(20日)意外保持不變,似驗證本欄周一(16日)所指,「力保銀行體系,中美殊途同歸」。
面對首季GDP負增長幾已板上釘釘,全年計亦恐直插逾40年最低,坊間已有風聲指,北京或祭出萬億級財政刺激,其中包括發行不逾2.8萬億地方專項債谷基建。鑒於「基建未動,資金先行」,勢需呵護好一眾專項債的大買家--內銀,及保持對外資買債的吸引力。
「基建未動,資金先行」,內銀勢續擔地方專項債大買家。
2.8萬億專項債蓄勢待發
多國央行競相減息救市,繼花旗國聯邦基金利率降至0至0.25厘後,澳洲、英國分別再緊急減息至0.25厘及0.1厘。市場預期中國也將跟隨減息潮,惟今早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2月與持平,1年期、5年期分別報4.05%、4.75%。
對應資產端的LPR較對應負債端的MLF溢價90點子(4.05% VS 3.15%),理論上大有減息空間以響應「降成本」,何解本就龜速的下行之勢再暫停?正如本欄周一所指,避免過度擠壓內銀息差,維持其風險偏好,應是最大考量,而背後更是北京的財政刺激大計。
目前,因應首兩月工業生產、消費、固定投資齊錄雪崩式下跌,機構已大幅下調內地全年經濟增長預期至3.4%,為1976年以來最低;首季更恐錄同比跌6%,為有記錄以來最差。實現「全面小康」為重中之重,惟穩就業更是不容有失,坊間已有風聲指,北京或祭出萬億級財政刺激,其中包括發行不逾2.8萬億地方專項債谷基建,規模勢超去年的2.15萬億。
維持中美豐厚息差續吸外資
內地基建大潮將至,從本月前兩周的各地申報項目金額高達3.5萬億可見一斑,超過同期房地產及製造業申報之和的2.3萬億。「基建未動,資金先行」,要保障基建立項、開工、落地,天量資金從何而來?專項債無疑是最大倚仗,而其最大買家,正是一眾內銀(截至去年10月,商業銀行投資地方債佔比高達88.5%,其次是政策性銀行佔比8.1%)。
淨息差對內銀收入及盈利水平影響不可小覷,亦間接左右其買入專項債的動力;繼LPR保持不變後,下一步料大概率下調存款基準利率。
除了商業銀行,同為地方債大買家、同時擔當扶危救急角色的政策性銀行,若要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維持中美之間豐厚息差同樣關鍵。單計2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即淨買入1271億元中國債券,按月勁升134%,其中政策性銀行金融債佔比達39%。
面對環球零利率、負利率氾濫,獨保定力的央媽是否在下一盤大棋?拭目以待。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