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以外的生命選項 保留尊嚴和愛
上周專欄提及,台灣作家瓊瑤辭世,喚起筆者與照顧對象,過往接觸安樂死及預設醫療指示的經歷。不少人視連自殺能力也失去的「臥床老人」為夢魘,其實大部分人老後,未必會經歷長期臥床和插喉,反而因為慢性疾病或心臟病,告別人間的機會較高,毋須過份悲觀。真要避免老來臥床,也有方法。
「若然擔心成為『臥床老人』,不如思考如何好生——提早做好健康管理,身心社靈愈好,有質素的生活時間就能延長。」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向筆者解釋,此舉有助減低老來倚賴輪椅的機會。
即使遇上意料之外的臥床狀況,「社會生活、心理和靈性,以至社交圈和家庭,也是病人的生活支柱,是不能忽視的支持力量。」
做好健康管理,例如定期運動,有助延長有質素的生活時間,減低老來倚賴輪椅的機會。(圖:Pexels)
預設醫療指示 避免過度醫療
筆者認為安樂死和輔助死亡(Assisted Dying),可以是生死選項,然而兩者門檻極高,在港亦屬非法。再者,還有其他更貼身的生命自主選擇,有助規劃人生最後的旅途,避免過度醫療,也保留尊嚴。
這包括提早訂立「預設醫療指示」拒絕無效的治療;萬一患病至末期,不妨考慮居家寧養與「在家離世」,或於寧養院舍接受紓緩治療,減少遺憾。
為此,筆者早前出席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規劃服務,舉辦的【在家千日好.離別一時難】專題研討會,探討各種臨終安排。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暨老人科專科梁萬福醫生於會上解釋,「預設醫療指示」已於本年11月立法,它彰顯了個人對晚期治療的主導權。
透過預設醫療指示,公眾可於身心健全時預先決定,若患病已屆末期,無法自決和表達自己時,希望拒絕哪些維持生命治療,包括人工餵飼(鼻胃管及胃造口)、人工輔助呼吸(插喉)、以及心肺復甦術等。
梁醫生提醒,簽署「預設醫療指示時」時,需與家人嚴肅討論,讓家人得悉相關意願及產生共識,「否則摯愛不認同,簽了也沒用。」
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規劃服務,舉辦的【在家千日好.離別一時難】專題研討會。(由左起)資深社工兼賽馬會安寧頌「安.好」居家寧養服務計劃經理李佩怡、毋忘愛生命頌禮司蔡詠賢、毋忘愛總幹事楊美蓉,及香港老年學會會長兼老人科專科梁萬福醫生,分享長者在家離世需要留意的事項。(圖片來源:毋忘愛)
無論是制訂臨終醫療指示,還是探討安寧療養、在家離世的可能性,也需要與家人溝通,讓他們了解意願。(圖:Pexels)
與家人溝通 得悉意願最重要
另外,晚期病患選擇居家寧養及「在家離世」,與家人共渡人生最後歲月,也是近期備受關注的議題。
資深社工兼賽馬會安寧頌「安.好」居家寧養服務計劃經理李佩怡,在會上分享家中寧養的運作,借助實務支援、患者徵狀管理,以及心理社交與靈性支援三大服務範疇,「好讓患上晚期疾病,留在家中休養的長者,能夠正向面對痛苦,放低病人的角色,好好享受生活。」
具體服務項目如接送覆診、紓緩痛症、輔導、規劃晚期照顧計劃和臨終護理等,能夠提升長者及家人的生活質素。
有個案為九旬伯伯,已屆癌症末期,在家寧養期間,家人以棉棒餵了最後一口益力多,圓滿味覺享受。臨終時四個子女陪伴在側,認知障礙妻子在旁呢喃:「四個兒女,都在這裏」,體現關懷。
居家寧養與在家離世 臨終陪伴
至於身後事,非牟利慈善機構「毋忘愛」,提供「在家離世」支援服務。細聽毋忘愛總幹事楊美蓉在會上介紹,機構會提供醫生、殯儀禮賓師及團隊,一站式協助處理病人寧養和離世的實務,包括評估病人與照顧者狀況、醫護定期上門或視像會診、醫生簽發病人離世相關死亡文件、處理遺體及殯儀服務等。
她記得,曾有個案在家離世時,醫生發現案主身上安裝了心臟起搏器,遂把它拿出來交給案主子女,成為後人珍而重之的遺物。即使遇上希望安樂死的末期病患,團隊會先了解原因,鼓勵病人與家人溝通,往往得以釋懷。
在家離世需要較多配套,末期病患亦可考慮入住寧養院舍,接受紓緩治療直至告別人世。
其中,善寧會轄下賽馬會善寧之家以「家庭為本」作概念,為晚期病人提供寧養紓緩住院服務,成為另一個「家」。該會早前委任藝人許家傑,成為善寧會親善大使,與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羅振邦醫生出席「我們這一『家』」發佈會和專題講座,探討寧養紓緩治療現況。
於電視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內,以「送水輝」一角聞名的藝人許家傑,獲委任為善寧會親善大使,早前與唐狗Queenie 出席活動。善寧會轄下賽馬會善寧之家,容許寵物入內,陪伴晚期病人。(圖:善寧會)
紓緩住院 提高生活質量
羅醫生的母親,臨終時選擇在善寧之家,渡過人生最後歲月,許家傑則坦言是寧養服務的初哥。他三度探訪善寧之家的感受,或可解答公眾對寧養院舍的疑惑:
「病人受到尊重,在臨終時能夠身處舒服的環境,提升生活質量,對紓緩情緒也有幫助。」善寧之家以提供空間寬敞的獨立套房見稱,鼓勵家人留院陪伴。醫護團隊具備豐富的紓緩治療和痛症管理經驗,也會協助病人圓夢。
賽馬會善寧之家的獨立套房,分為資助及非資助兩種,讓晚期病人進行紓緩治療。筆者參觀的河景房,能遠眺沙田馬場。
賽馬會善寧之家外貌。(圖:善寧會)
曾有病友彌留時,渴望與許家傑見面,他得悉後立即前往,與病友聊天,又與病友的兒子擁抱,鼓勵和安慰他們。他感慨:「人生每一個時刻也同樣重要,要好好珍惜。」
值得珍重的時光,還有與家人溝通,讓家人得悉生命自主的選擇。生死既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止一個人的事,有家庭有摯愛有照顧者的,請多加溝通,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心思,得以成全無憾而又有溫度的最後一程。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