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尊重繼而培育孩子的責任感
在六月的第一篇文稿分享了「尊重」,鼓勵父母尊重子女所作出的決定。文稿「出街」後我收到一些反饋:「假如子女所做的決定都是錯的,我真的眼睜睜看著他們錯嗎?」我很好奇:「這些孩子是否從小便有機會『練習』做決定?在他們做決定前,教養者有否提供足夠的指引,幫助他們作出正確的決定?」
我認識一對父母,家有獨女,一直備受溺愛,過著飯來張口、衣來張手的生活。直至女孩中學畢業後到外國讀書,生活變得一塌糊塗。租屋時,業主報價清潔費用竟和租金差不多,她因為對金錢沒有概念,也不虞有誤,照付,直至半年後跟母親提起才發現有問題。適逢考試期間傷風感冒,她竟不懂得拿醫生紙請假,結果被學校以曠課論。最後,過了一年要續期簽證,她竟然不知道要處理,結果逾期居留,被學校發現後要停學﹗很匪夷所思吧?我實在不好意思開名。
許多人形容Z世代為「港孩」,因為他們大多在極受父母保護的情況下長大,欠缺獨立自主的能力。試問如果從小至大,事無大小都是由別人安排,到他們須自立的時候,突然要作出重大決定,他們如何具備這項「超能力」?更可笑的是,當子女做錯決定時,父母會更抓緊決定權,卻未有檢討整體過程。
筲箕灣金東大私房菜的老闆輝哥,讀書不多,不過成功非僥倖,他對生活有一套哲學,對教養孩子也有自己心得。因為做餐飲業,輝哥輝嫂都要長時間工作,而且輝哥出身蜑家,連講廣東話也帶有蜑家口音,所以絕不可能陪兒子溫習功課。然而,大兒子幼稚園升小學時,他已經讓孩子瞭解不同學校的特性,要孩子自行選校。當年孩子未能升讀心儀小學,自己比輝哥更失望。輝哥很悠然,給兒子一個方向:「派唔到,咪過兩年考囉﹗」
日常瑣事,輝哥也讓兒子處理和決定。當一家人到外地旅遊,抵達彼邦後,還在唸小學的兒子要負責問路和行程安排,對此輝哥一臉理所當然地說:「花那麼多錢給你讀書和補習,英文不會連讀書不多的老爸也比不上吧?」我曾經跟輝哥去旅行,他絕對一絲不苟,安排穩妥。他只是願意放手讓孩子安排,縱使碰壁,也會一起承擔不便,視之為孩子的學習機會。輝哥大兒子後來在傳統名校以風紀隊長畢業,中學最後一年更因成績和品行優異獲學校免除學費。自此輝哥更放心讓孩子發揮,大學未畢業已有投資銀行向他下聘書,第一份工作已經交稅超過十萬元﹗
父母不妨從今日開始,讓子女嘗試學習對自己負責——給他們一個小預算,讓他們要從前菜、甜品,或特飲之間作出選擇;在時間管理方面,讓他們選擇玩樂還是準備測驗。做事不能一步登天,做決定亦然。讓子女從做微小的決定開始,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父母是他們的依傍,在猶豫不決時放心尋求父母的協助。當孩子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他們才會容易作出正確決定。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