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疤痕體質 | 傷口癒合機制過度活躍,打針蚊叮都會變「蟹足腫」?醫生:有得醫!

疤痕體質 | 傷口癒合機制過度活躍,打針蚊叮都會變「蟹足腫」?醫生:有得醫!

健康解「迷」

  疤痕體質人士一旦皮膚受損,隨時長出難看的「蟹足腫」。有整形外科專科醫生指,疤痕體質人士因傷口癒合機制過度活躍,即使僅蚊叮蟲咬、生暗瘡、甚至是打疫苗,亦可能導致纖維細胞異常增生,形成蟹爪狀的凸起疤痕,且疤痕會不斷增生,令外觀受損。有調查指,7成女患者討厭自己外觀;3成人失去自信,影響社交。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劉肇基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劉肇基指,有遺傳性疤痕體質人士,尤其易因皮膚受損,患上「蟹足腫」(即瘢痕疙瘩),「即使是小傷口,如穿耳、紋身亦會出事。」香港蟹足腫協會今年10月委託生活易(ESDlife)訪問533人,發現當中74人自身或朋友受「蟹足腫」困擾,逾4成人因手術傷口發病,逾1成因剖腹產子、蚊蟲咬傷或生暗瘡出事,約4%人因打疫苗或穿耳中招。

 

  調查亦發現,逾7成女患者討厭自己外觀,每日均煩惱怎樣用衣物遮擋患處;且不分男女,逾3成患者表示因而缺乏自信,影響社交。大部分患者指,因患處紅腫、痕癢和疼痛難耐,導致失眠,日常生活亦受影響。

 

7成女患者討厭外觀 礙社交

 

  但社會對「蟹足腫」認知不足,逾7成受訪者表示從未聽過相關疾病,逾1成人認為是受細菌感染或發炎導致,5%人更認為具傳染性。有近2成患者便因身邊人不理解其困擾,而感無助。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不少患者亦誤解「蟹足腫」無得醫,勉強治療會「愈醫愈差」,結果導致病情惡化,實際上若患處範圍小、症狀輕,靠類固醇注射或壓力治療處理即可。若屬嚴重個案,可用冷凍治療,或手術切除後再加淺層放射治療,一般可有效控制。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