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食湯圓!長者幼童易鯁喉!醫生:食時勿大笑說話,鯁喉嚴重可認知甚至死亡
今日是元宵佳節,不少人都會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不過,幼童的呼吸道和食道較幼細,長者的吞嚥能力亦較低,進食黏性等食物時若不小心便很易發生鯁喉情況,若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救治,嚴重者可引致死亡。有醫生建議,幼童或長者進食湯圓、年糕等食物時,每次分量不宜太多,及避免進食時大笑和不停說話。
進食黏性或堅硬的食物較容易發生鯁喉情況,例如湯圓、年糕等黏力較高的食物,一般較難咀嚼和吞嚥。吞嚥是透過咽喉肌肉的協調運動,將食物由口部經過咽喉帶進食道,如果咽喉肌肉無力、受損或癱瘓,吞嚥就會有困難。部分長者無牙或假牙不夠力,未必能將食物完全咬碎才吞下。
嚴重可損認知及死亡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表示,通常中風、患柏金遜症或認知障礙症的長者較易出現鯁喉情況,因為中風病人的咽喉肌肉受損或癱瘓,而柏金遜症病人的咽喉肌肉無力和協調力差,故吞嚥都有困難;至於認知障礙症患者於晚期時,或嚴重至忘記進食時要吞嚥,亦會引發鯁喉情況。急症醫學會會長楊小鳴醫生則說,幼童亦容易發生鯁喉情況,因幼童的食道幼細,難以吞嚥大塊的食物。
急症醫學會會長楊小鳴醫生
楊小鳴續說,若食物阻塞氣道會導致呼吸困難,引致缺氧,心臟停頓及失去知覺。他指,一旦腦部缺氧4至5分鐘,腦部細胞便會開始死亡,帶來永久性損害,例如損害認知和活動能力,嚴重者可變成「植物人」﹔若鯁喉未能及時獲救治,最嚴重的可引致死亡。
他說,遇到哽喉,如患者能夠說話,即代表異物阻塞情況尚算輕微,可嘗試自行把異物咳出;但若患者不能說話、呼吸困難甚至面色變藍,則代表異物阻塞嚴重,需要急救。施救者應站在患者身後,前胸對着患者背部,其中一隻腳站在患者兩腳之間作支撑,環抱患者,兩手握拳,拇指對着患者腹部、肚臍之上和肋骨之下的位置,向上和向後大力擠壓,將橫膈膜壓向胸腔位置,讓患者通過氣管逼出異物。
事主未能說話須急救
至於如何避免鯁喉,楊小鳴指,為幼童或長者準備食物時,應盡量切細份或製成蓉狀,進食時亦要避免大笑和不停說話,及勿讓小孩在進食時周圍跑。佘達明建議,長者進食時應坐直身體,頭部稍微向下,以減少鯁喉情況;而照顧者應用茶匙向長者餵食,因食物的分量較小,長者較容易吞嚥。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