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附蜂蜜養生食療)
胃痛,現代人常見的疾患,城市節奏快、生活緊張、食無定時、情緒不穩定,這些都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胃痛;很多時候,我們一天服用的一些藥物如止痛藥等,原用以紓緩身體各類不適,也間接加速了胃痛惡化。當一般人感到胃痛時,最方便調理方式就是喝杯牛奶、食碗粥或吃片胃藥;再不行,才往醫生處診治。
根據現代醫學常見的臨床症狀,胃痛其實包括了多種不同程度的病患,有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胃神經官能症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另外也見於胃黏膜脫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症等病。有時候,我們的胃痛,痛處不似在胃部,卻感到心痛,痛入心脾般難受;這種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的病症。西醫内科的診治方式都以服用各類胃藥抑制痛楚為主。
中醫學把胃痛歸納其成因源於脾胃受損,氣血不調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症,又稱胃脘痛。在歷代文獻中所稱的「心痛」或「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問》謂「民病胃脘當心而痛」。《醫學正傳》說「古方九種心痛,皆在胃脘,而實不在於心」。
病因病機
中醫看胃痛的發生,主要有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和脾胃素虛等,導致胃氣鬱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而疼痛與情志因素亦相互關連。
病變主要在胃,與肝、脾的關係密切。肝氣鬱結,以致中焦氣機不通,發為胃痛;脾與胃同居中焦,以膜相連,若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氣機阻滯而導致胃痛。胃痛早期由飲食、情志所傷,多為實證;後期常為脾胃虛弱,為虛證;但往往虛實夾雜,如夾濕、夾瘀等。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氣滯、寒凝、熱鬱、濕阻、血瘀。其基本病機是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不榮則痛。
食療原則
因胃痛夾雜着致病機理和情志因素,所以中醫處理胃痛,除用藥外,多輔以食療調理脾胃,以理氣、和胃、止痛等辨證食療,需當中長期祛邪與扶正兼顧。
推薦食療方
胃病不是現代人新發現的病症,數千年來在病與治方面已然成熟有序,沒有大偏差。而發展出來的經方或處方,甚至農村食療偏方無數,隨處都可以找到。反而在食療養生方面,有一種關鍵的藥引——蜂蜜。作為食療養生的重要資源,卻多為人所忽略,其衍生出來的食療養生方,不單止能治胃痛,而且更具調理脾胃的作用,大大降低胃痛復發的機率。後面除了從古籍整理了一些以蜂蜜配伍的食療方以外,還節錄了近代醫師以蜂蜜配製和胃健脾的養生方作服用參考。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