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深秋還打風?打風煮意:迷迭香薯仔淮山煎批
來到10月份,氣候還是那麼的異常。依據中國的曆法,剛過去的10月8日,是「寒露」,表示深秋已經到來了,氣溫理應逐漸的寒冷起來,正要邁向冬天。但事實上呢?走在路上,在大太陽底下,光走一段小小的路,依舊汗流浹背,跟夏天沒兩樣。
剛過去的周末,來勢洶洶的「獅子山」才走了。現在,另一颱風「圓規」,正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一帶接力生成中。這兩、三年來,本來只會在夏天出現的颱風,不再如往常的在7、8月出現,變成在10和11月間來侵襲,打亂著我們的生活。
3、4月的時候,台灣就曾經鬧過水荒。日月潭出現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不單著名景點「九蛙疊像」統統露了出來,底部大龜裂,連埋在潭底很久的乾隆年間老墓碑,都給發現了出來。中南部的地方政府,紛紛實施了限水的措施。
據說沒有颱風的到來,是造成台灣中南部缺水的主因。那兩、三個月缺水的狀況下,受影響的不只是依賴水來灌溉農作物的農民,還有一般民眾。現在的氣溫,早在3、4月的時候,逐漸高升,用電量自必然增高。水力機組如日月潭和德基水庫等,就曾經因為旱象而無法使用,導致供電不足。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8月9日的氣候報告裡指出,全球溫度將無可避免地上升。面對各地極端天氣的出現,高溫、熱浪,和暴雨暴風,帶來的影響,不只是各國對能源的需要和分配;還有一連串災害,比如原來不會淹水的地區,會遇上暴雨,造成大淹水;海水的水位的高漲,令沿海低窪地區被淹沒;以至,農作和畜牧業,有沒有足夠的水電源供應的挑戰等等。
面對氣候變遷,各國政府已經有所警惕,而作出有對策了嗎?說的,不光是控制碳排放量的減少,還有能源、突然而來的天旱,和暴雨等天然災害的應變措施啊。
閱讀全文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