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2021

歲月下的風韻與底氣、不斷追求成就的優雅靈魂:伴季豐軒走過30載的信念與哲學

  • 收藏文章
Text: Helena Hau Photo: 季豐軒/ Alex Yeung

  「三十年只是一個開始,我還有很多大計未完成。」訪談間,Catherine這樣回應季豐軒步入第三十個年頭。

 

  Catherine(季玉年)是香港著名畫廊季豐軒的創辦人及主理人,亦有人稱她季小姐。在談及季豐軒的三十,她笑言沒想著慶祝,反而愈來愈多新的想法想去實行。季豐軒是香港少數的軒字輩畫廊,1991年在香港落地,專注二十世紀及亞洲當代藝術;畫廊曾辦過百場展覽,與近百位藝術家合作過,包括炙手可熱的趙無極、謝景蘭,還有當代藝術家李華弌、潘公凱、艾軒等人;其中為傳統藝術注入當代語言,亦是畫廊的靈魂理念。

 

  90年代的香港,畫廊哪及現在多,能脫穎而出,熬到今天的,更是少之又少。季豐軒踏入第三十個年頭,Catherine雖是淡淡帶過,可讓人願意花上三十年去做一件事,當中又怎可沒有一絲半縷的信念以及過人的經營哲學?

 

 

季豐軒的成長就如每個香港人般,同在風浪中

 

 

  「如若你去訪問任何一間經營超過二十年的畫廊,我相信每間畫廊都有它的視野和哲學,我雖然不能代表所有,但有一點卻是真的——Passion。」Passion是萬事起源的基本,但僅是一腔熱血便足夠?「還有,時常保持一個長期作戰的心態和克服困難的決心。」Catherine坐在謝景蘭的畫前,道來她在探索藝術與經營畫廊過程中的堅持與所信。

 

  Catherine不是科班出身,季豐軒亦不是一開張就收支平衡。她回想起最初的頭十年,或許是因為對很多藝術流派都相當興奮和感興趣,季豐軒在早期幾乎甚麼都做、甚麼都試;為此,她以「實驗性」去形容首十年。碰碰撞撞,季豐軒是第六年才收支平衡,第十一年才找到較明確的方向。「我發覺這一行很需要專業,而我們所說的專業就是知識水平;所以我後期集中兩個方向,一是二十世紀,以我最崇拜的藝術家為一個起首,做一個橫切面去研究;另一個便是傳統與當代,就是現今的藝術家是如何既保持自己中國的傳統,又可成為當代一個好的藝術家;往往這些藝術家有趣的地方是,在中西結合後,能做出自己的風格。」

 

  季豐軒的成長就如每個香港人般,同在風浪中。畫廊剛收支平衡不久,便是97回歸,樓價跌到05年,期間03年又遇沙士、08年雷曼金融風暴,到近年的社會動盪、環球疫情……「每次遇到這些難關,起碼有一兩個月以上看不到人。」但面對困難,她是樂觀的,並不是說她不會愁,而是有限度的愁。在Catherine的腦裡,Solution比Problem重要,放大問題不如解決問題。不僅如此,她還覺得Problem是件好事。「我想人都是這樣的,太順、太忙,你便不會去想。」如她所言,這些難關帶來了一個重新審視的機會,對自己、對公司如是。

 

  如是者,1996年她開設季豐藝術顧問,為酒店、企業提供藝術相關意見,甚至收藏意見;2002年,近乎沙士時,她劍走偏鋒,涉獵中國當代版畫,創立季普園,專門出版中國藝術作品;作為馬前卒的季豐軒,更將中國版畫帶到巴黎,並推向全球;隨後的2006年,還創辦了季豐美術出版社,開始出版專業的藝術家專集、書籍,創立文獻庫,介紹藝術家本人及其作品;這些書籍文獻,不僅能讓讀者好好了解一個藝術家的生平、創作因由及路向,還得以保存於世,作為記錄。

 

  回看香港過去的狀況,有起有跌,季豐軒也一樣。從初出茅廬到老成持重,看著現在的季豐軒,你又可曾想像到三十年前的季豐軒也與大部分畫廊一樣?不過,這些都成就了如今的季豐軒,那一分一毫、一點一滴、慢慢浸淫出來的,該走的路,季豐軒都走過了,沒有捷徑可言。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Fall in Fall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