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5/2020
不論是美好還是悲痛,都應該被看見:「香港人權藝術獎」以藝術回應社會
要保留藝術的可貴,或許應先保留藝術家能夠自由創作的初心。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只看到美好的一面,就算是暗黑的,也應該要被看見。
香港人權藝術獎由Justice Centre Hong Kong於2013年創立,旨在鼓勵本地藝術家探討本地以及國際的人權時事,通過藝術的形式,呈現各種社會時事,包括被忽略、被視而不見的。在過往的作品中,不難見到一系列關於難民、人口販賣、不平等勞工、監控等普世議題;來到今年,在不少作品中,明裏暗裏都透露著過去一年發生的社會事件。
今年的入圍作品,由97份參賽作品中挑選33件,當中包括繪畫、攝影、錄影、裝置藝術等多元媒介詮釋藝術家對議題的想法。今屆人權藝術獎由本地藝術家黃嘉瀛策展,並由來自2004年英國泰納獎得主及英國概念、錄像和裝置藝術家Jeremy Deller、貝浩登畫廊前副總監、前香港人權藝術獎聯合總監及美國加州藝術家Peter Augustus Owen、前香港人權藝術獎聯合總監及澳洲攝影師Katie Vajda和香港逸東酒店 Eaton Workshop文化總監黃子欣及本地藝術家黃國才擔任評審,合共頒發了6個獎項;除冠亞季軍外,有歌德學院贊助的「人權45秒大獎」,得獎者可參與為期一星期的德國柏林之旅(包機票及住宿);還有新增的兩個組別獎項,分別是「Justice Centre Award」及「學生組別」。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