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19

《巴西咖啡室》:重塑昔日文青聚腳點,探討公共領域的轉變和限制

  • 收藏文章
Text: Helena Hau

  咖啡,是現代人生活的一種「常態」,而咖啡館或我們現時常掛在口邊的Café更是布滿大街小巷,成為周末消閒地。但咖啡館並非新興的流行文化,最早的咖啡館文化可追溯至16世紀的1554年--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世界第一家咖啡館,至今已有400餘年。隨後,咖啡館文化開始傳遍整個歐洲,包括法國巴黎、英國倫敦、意大利威尼斯等地。

 

  舊時的咖啡館並不是人人都能進入,而有着獨有文化的咖啡館背後更充斥着各種象徵意義及符號;隨着時代的改變,其象徵意義和符號才逐漸發生變化。17世紀,科技不發達,消息也不能即時傳遞。咖啡館的盛行是因為大家除了可在這裏呷一杯咖啡提提神外,咖啡館更是一個公開的場所,讓人與人交流、切磋和聚集,說白了,就是一個社交的重要場所。

 

  在英國倫敦,咖啡館當時是航運業、保險業,甚至政界人士等的聚會場合,是大家用來交換消息,談生意的場地。在法國巴黎,咖啡館則聚集了不少文人、作家和藝術家,咖啡館更充當沙龍、學院等傳統藝術文化框架和限制以外的發揮空間和交流場所,因此不少藝術家都會在那裏舉辦展覽和交流心得。政治、商業、文學、交流成了咖啡館的標籤和符號,並意味着它不像現在般,誰都可以去消遣、閒聊八卦,至少女性被排除在外。約在20世紀,咖啡館開始轉型,去咖啡館的人也開始閒聊生活瑣事時,不再只是一個局限於討論正事的空間了。

 

  至於香港,咖啡館文化於20世紀60至70年代亦盛行一時。在維多利亞港附近的一號碼頭於1966年被改建為亞洲首個購物中心--海運大廈,而大廈的二樓一隅有一間「巴西咖啡室」。在海運大廈這個聚集不同的舶來品和不同文化的公共空間下,加上親民的價錢以及近似歐洲露天咖啡館的氣氛,巴西咖啡室成為不少文藝青年的聚集地,逐漸成為探索社會及政治思想的地方。咖啡室雖為私人空間,但其「社交」符號讓每個人皆可參與、發言、討論和交流等讓咖啡室變得「公共和自由」,延續「公共領域」的概念;用德國哲學家Jürgen Habermas的話來說,能匯集不同公眾意見的空間都稱之為「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其介乎在私人和公共的特性,讓公民可以自由討論而不受干涉。

 

  70年代末,巴西咖啡室因某些原因而消失。半世紀後的今天,在我們的城市各處好像也能看到「巴西咖啡室」的化身,找到一些能與朋友相聚、閒談、甚至討論事務的地方。只是在科技日漸成熟、空間愈來愈少,消費主義盛行的城市中,那些「巴西咖啡室」的化身還和舊時一樣嗎?

 

  就着「公共領域」的概念與特性,Para Site 藝術空間以舊時「巴西咖啡室」為起點,帶來了13個藝術單位作品的群展《巴西咖啡室》,延續討論公眾在公共空間的互動、傳遞信息及交換信息等,重新審視「公共性」的形成、轉變和模糊的進程。展覽由三個章節組成,分別是「章一:咖啡店」、「章二:明日聚會」和「章三:在一起」。

 

章一:咖啡店

 

 

  展覽第一部分是以一間實體的地舖咖啡店追溯Para Site藝術空間的兩場歷史展覽,分別是1998年,由藝術家曾德平發起的「咖啡店」和2007年由藝術家李傑的「一些有關美好生活的提議」,通過作品和空間,還原和重塑當時藝術空間的自由討論氣氛。

 

 

  「咖啡店」以黃色為主調,其中一面紅牆上,掛着李志芳帶來的瓷碟,讓觀眾可隨意繪寫圖像或話語,然後掛在牆上作為紀念。而內裏擺放着5張圓檯,上面印有曾德平在街上仰頭拍攝的影像。而其中一張椅子的椅背上更夾着梁美萍兩副搖擺不定的假牙;另外其中一張裝有攝影機圓枱作品為「撐枱腳」,圓枱上的小熒幕直播著枱底的「撐枱腳」實況,十分有趣。在「咖啡店」除了可以欣賞作品外,還可坐下享用咖啡,感受氣氛。

 

 

  「一些有關美好生活的提議」則重現李傑2007年的作品,同樣是以café為藍本,現場擺放着酒箱、掛上以前所繪的畫作,旨在營造以前自己到酒吧喝酒喝到醉醺醺時,去衛生間看見牆上掛着裸女、大隻佬等一些不知為何在此的照片的感覺,將展覽、咖啡店、派對融為一體。

 

 2007年「一些有關美好生活的提議」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Jazz Up Your New Year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