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4-01-22

2014年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

  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為7.7%,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不過此數字受到統計基數等影響,有些失真。用經濟學上更準確的環比折年率(annualized QonQ)計算,第四季度增速為7.4%,較第三季度的9.1%呈明顯的下滑。

 

  十二月份的宏觀數據中,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和零售出現了全面的下滑,出口增長也差強人意,中國經濟再現了疲態。筆者認為2013年第三季度,是這輪短周期的增長高峰,隨後經濟溫和回調。三中全會前「保穩定」的政策已經讓位於「促改革」。

 

  如果認為改革可以在不影響增長和投資的情況下發生,閣下就未免過於天真。反腐敗浪潮下,國企高層擔心自己的烏紗帽多過企業發展。財政改革和流動性收縮下,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自然會放緩。筆者相信,2014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勢必會放緩,這是改革的代價,是必須支付的成本。

 

  全球經濟復甦提速,使不少人對出口比較樂觀。事實上,除了美國的一些個人消費和中國的一點公共開支外,全球需求並不旺盛。全球增長加快,是因為發達國家的財政收縮接近尾聲,對經濟的拖累效果減弱。增長的負累減少,可以令GDP增長反彈,但是背後的需求卻未必有多少長進。

 

  目前市場大致預測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7.8%,筆者認為這個目標不易達到。改革會對短期的投資、消費帶來短期的負面影響;中國人民銀行的流動性收縮已經造成銀根趨緊和資金成本上揚;地方政府進入還債高峰期;工資增長在放慢腳步。這些對短期的增長均構成負面衝擊。

 

  當然,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目前看來也不大。畢竟房市火爆,消費並不弱(只是網購活動在統計上反映不足)。政府還有推出進一步刺激措施的空間,只是本屆政府更注重市場機制下的財政、貨幣政策,出台刺激措施的門坎應該比上一屆政府更高。

 

  筆者更傾向於相信,2014年的GDP增長介於7-7.5%之間,增速回落到本周期的低位。不過目前市場對增長速度是7%還是7.8%並不太關心,資金更關心改革的速度和力度,更關心如何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