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6-08-11

學理財不是只懂理財

  新一期的(第八、九班)小學(2.5小時)和中學(3小時)班暑假理財工作坊開始了,第一堂教:

 

  - 先儲蓄,後消費,為何重要和怎樣做到

  - 討論珍惜所有,孩子起初集中提到物質,我提醒他們也應珍惜親人和健康

  - 討論何謂富有,最後大家明白分享和關心他人的重要,很高興聽到同學說「施比受更有福」

 

  準時下課,開心種下了第一粒理財種籽——儲蓄和分享。

 

有效治理消費的通病

 

  教精明消費堂時,有3個遊戲,2個videos,填寫一份消費習慣表格和很多討論。

 

  其中有一遊戲是讓孩子選擇買人因為有$28,有些買了糖果或水,花光所有。

 

  買糖果或水本來沒有大問題,但是卻突顯了一個消費的大通病 - 「多錢便身痕」,很多時忘了應用才買的原則。我們通過討論廣告的引誘,深入辯論需要和想要,帶出7日延遲消費的作用等。

 

  學懂了儲蓄,要懂得怎樣支配金錢,先要管理消費衝動,這對長大後理財態度有正面影響。

 

  開心種下了第二粒理財種籽 - 精明消費。

 

教投資和投機費心力

 

  孩子從不知道或似懂非懂到最後能分辨投資和投機,這是最費心力的一堂。

 

  我們配合card games,角色扮演,實例,遊戲計算,再以公用股和一隻投機股,詳盡帶出兩者的分別,前者有派股息、歷史長和價格相對穩定。用較多時間講有股息收益與長遠回報的重要關係,這理財觀念對所有年齡的人也同樣重要,愈早明白愈好,免了很多冤枉路。

 

  我們引導每個同學發表意見,熱烈討論,務求聽到他們的想法和明白及接收信息。

 

  用2小時了解投資和投機的特性後,所有小學班學生選擇了只做投資,但中學班只有6成。

 

    開心種下了第三粒種籽。

 

人生有四條支柱

 

 

  理財課程最後一課 - 帶出我們的人生要有四條支柱,金錢理財只是其一,學理財不是只懂理財就足夠,回饋分享會過得更快樂。

 

  孩子都很聰慧,追尋理想的同時,但願各人也擁有一個平等和清淨的心。開心再種下了理財種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親子理財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理財 #親子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