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7
劉進圖與《明報》
《明報》換總編輯,消息曝光那天,我便對人說,這將引起軒然大波,但不致不可收拾。上半部我說對了,下半部尚有待事實檢驗。
近日有傳媒更換老總,再次引起公眾對新聞自由的疑慮。
我與劉進圖是老朋友,本不想也不應評論此事,但此事與香港整體的傳媒生態有關,卻又忍不住插一兩句,但我對那些把無實據支持的胡亂猜測說成是定案的言論,十分反感。當中甚至充滿了競爭者及某些《明報》自己員工與《明報》之間的利益衝突,所以他們的猜測我一句不用。此事的來龍去脈,我刻意沒向《明報》的朋友打聽,所以讀者也可把我所說的視為猜測,而非定案,但我顯然與《明報》並不存在利益衝突,可從局外人角度看此事。
進圖毫無疑問是個很優秀的人才。記憶中,1995年時便認識他。當時他對我作了次很長的個人專訪,後來又找我與朋友合寫專欄,且還「外判」了幾篇《明報》的社評予我。多次訪問中,進圖給我的印象是他領悟力極強,很快便能掌握別人的重點,較準確地把別人意見轉述出來。這本是記者的基本功,但很可惜有此紮實基本功的記者今天已不多見。
說事嚴謹重邏輯
但進圖最強的能力不在訪問,而在寫社評。我是他社評的長期讀者,記憶當中,1996年張曉卿從台灣空降資深傳媒人高信疆先生到《明報》作高級顧問,當時進圖早已是社評主筆。進圖社評的特點是力求不偏不倚,看事客觀理性,更重要是他以事實,然後用嚴謹的邏輯推理,看成是文章的靈魂,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我不見得都同意他的結論,但其社評質量卻保持得很好。長年累月每天都要寫社評的人相信都明白,這是很折磨人的工作,每天都有出無入,容易被「搾乾」。
2007年時進圖的太座陳碧君女士被調派到京工作,進圖亦婦唱夫隨,還賣掉房子套現,再而在京的地產市場中大有斬獲,使人十分佩服。由此可知,他絕非一般腐儒,在財經世界中也進退自如。不過,他到京後,香港卻是少了一支極重要的健筆,使人可惜。
回港後,進圖在我校修畢EMBA課程,據同事告知,他還當了那一屆班長。隨後他便當上《明報》老總。我對科大EMBA課程充滿信心,但我不免懷疑該課程對他總編工作有多少貢獻。在這一層次的課程中,學生都來自企業的高級管理層,大家要比拼的,往往是前瞻性商業眼光,而非如何管理員工。我認識的報館老總不計其數,不敢說熟悉報業老總日常工作,但相信當中必有領導與管理員工的部分。以性格而論,我不看好進圖管理人事工作,他太過善良正直,他若肯經常下狠手處理人事工作,我會十分詫異。從學校學來的知識與視野,不一定頂得住性格上問題。我建議讀一點孫子「九變篇」中「將有五危」的論述,當有所啟發。
本著「兼容並包」態度辦報
為何我要引出這一點?《明報》近年的公信力確有下降,不單是中大所作的公信力評級得出的結論,我在高級知識分子的朋友圈子中一樣得到這印象。《明報》的招牌本是不偏不倚的,但近年的報道與評論卻比前多不少以個人意見代替事實的報道。就以這次有關其老闆張先生的評論看來(不論是《明報》自己出版,還是假手他人出版),誅心之論的揣測與所知的事實之間尚有很大的差距,說不出證據時,有些人甚至以「明眼人都明白」來掩飾,我一般看見這類用詞,都把它等同為「我其實並無根據」。但這文風,顯然不符進圖的風格。或許他是本著「兼容並包」的態度去辦報,但總編有責任,要帶領員工不但要有不偏不倚的態度,還應培養出擺事實講道理的能力。在這些方面,從局外人觀察,近年《明報》並不成功。這可能是香港某些媒體的污染力很強,《明報》也不能倖免,但老總卻不能不負上責任。進圖當老總,我從開始至今都不認為是人盡其用,但報紙是別人出錢辦,我當無資格說三道四。
轉載自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