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09-11-30

廣東話x普通話

北方人常常說“好好過日子”,但香港人對於這句話就很陌生了。陌生的意思,是香港人對於北方語言很陌生,而非對於好日子陌生。

 

所以當我把這一句話用作一個報紙專欄名字的時候,香港的讀者便覺得特別有意思。他們以前沒有聽過這一句話,但一直在爭取好好過日子,看了我的專欄,就覺得有人把他們的心裏話說出來了。

 

於是在街上碰到一些陌生人,如果他們點頭跟我打招呼,然後說一句“好好過日子”,我就知道碰見我那個專欄的讀者了。

 

這也是內地和香港文化的差異,大家都有些好傳好用的語言,不交流都不知道,一交流便當成好傳好用的“外來語”。

 

如以今日中國人傳用的語言來說,香港輸出的“外來語”是很多的。比如吃完飯說的“買單”,最早就是香港輸出的,香港的電視劇曾經風靡內地,劇中人的語言對內地文化產生了影響,結果,香港人的“埋單”,就變成了今天北京人會說的“買單”。

 

還有一句“搞定”,也是北方人以前不會說的。這句廣東話,叫“搞掂”,但如果把“掂”用普通話念成“店”,“搞店”就很怪,結果,就取了這個意思,又取了近似廣東話“掂”字的發音,變成了“搞定”。

 

“搭的”在今天就更多北方人說了。“的”就是“的士”,廣東話“taxi”的譯音。香港人坐出租車——Taxi——叫做“搭的士”。傳到北方後,“搭”就變成了“打”,“的士”太拗口,就變成了“的”,“搭的士”於是就變成了“打的”,成了最“外語”的“外來語”。一個動詞,一個名詞,說起來愈來愈順口:“你不用送,我‘打’個‘的’就回家了。”

 

語言跟文化,就是這麼cross over,交叉影響運用,只要好用,外來語馬上就變本地語,就跟“好好過日子”一樣,最實惠的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更多飛越地球村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