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0
盲目反基建 胡說「大白象」
政府擬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進行《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有立法會議員因不滿政府規劃的鐵路線橫跨中部水域人工島,而要將鐵路與人工島一併研究,故不予支持。不過,若連探討一下,先做研究也反對,香港要再進一步發展,恐怕都將是空中樓閣。
這份對跨越2030年交通基建項目及其需要的研究報告,主要針對未來新界西北區及其他地區的交通系統及網絡,包括就鐵路及公路的需要進行研究。簡言之,是研究︰一、屯門、元朗經青山公路、深井的鐵路,接駁荃灣;二、從屯門、元朗經中部水域新建的人工島,接駁「東大嶼都會」。有立法會議員就覺得一些惠及西北區居民的交通方案,為何硬要連同人工島一併研究,而不先作公眾諮詢。
撥款進行的研究,其結果理應會更客觀而全面;報告發表後,公眾理應更能掌握利害取捨的理據和資料,這不是較大家憑感覺,各執一詞去討論更客觀、理性?一直以來,不少基建項目即使可以通過環評及司法覆核,少不免會被指為「大白象」︰一項既耗資龐大,維修費用高昂,而經濟效益又低至不成比例的資產。若公眾每每短視地以為,基建項目全都是「大白象」,那麼,香港就一定沒有今天的城市規模和效率。
以居住要求為例,60年代,100呎的斗室連上下格床,可能已住了八口之家;今天大家都說劏房「不人道」,證明時代進步,而港人對居住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像交通基建及網絡這類社會發展,也好應同步向前。
議會內外動輒以「大白象」非議興建中、擬建,甚至建議中的基建工程,都不公道,因那是只以今天的標準,無視日後的發展,以短暫的時空去量度長遠發展的需要。
70年代中興建港鐵、90年代的機場核心計劃、近10年的西鐵等等,都曾被譏為「大白象」。今時港鐵繁忙時間「逼爆」車廂,西鐵亦將於2030年「客滿」,機場即將要起第三條跑道,若它們都大而無當,那為何不是乘客、旅客疏疏落落的?
莊子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對只分別活在水井和夏天的青蛙和短命的蟲來說,海洋之大、嚴冬之寒,的確又是頗難理解的,而這些只懂坐井觀天的議員實在不可理喻。其實,「大白象」的例子莫過於立法會綜合大樓,耗資約55億港元興建的現代化辦公大樓,日日讓政客「拉布」,誤盡社會民生,它不是「大白象」又是甚麼?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