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0
增資源 可安老
港府有龐大的財政盈餘而不善用,以好好應對香港未來的挑戰,是政府失職。
人口老化是社會肯定會出現及面對的挑戰,無論誰當選為下任特首,若不能落實「老有所養」,任何安老服務的宏圖願景,都是空談。
大家都知道香港人口老化,具體情況是︰65歲或以上人士會由2015年的112餘萬人,增至2030年的210餘萬人,15年間增近兩倍,而85歲或以上人口也會由16.7萬增至近25萬,增幅近半,這是今天大部分港人在可見未來都需要面對的挑戰。
對安老服務,社會普遍認同「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作後援」,而社區照顧服務亦需要加強。
無可否認,居家安老同樣是不少長者心目中頤養天年的理想方式,但至今仍似乎只有經濟條件的長者可以做到—有「經濟條件」是指那些有自住物業、充裕的退休生活及醫療預算儲備的老人家,其中「住」仍是政府最需要為退休長者解決的問題。
土地、建屋是癥結,政府在未來10年擬建的公營房屋的單位設計中,有沒有預留一些可供彈性改動設施的空間,如設室內扶手、洗手間及室內通道、走廊有較寬闊的設想,以供輪椅通過等,甚至公營房屋的無障礙設施是否真的足夠、完善,都是今天政府要帶頭及早規劃的。
筆者一直主張發展護老村,以集中配套長者運用服務的資源,但以香港土地稀缺的現況,覓地建護老村頗有困難。
其實郊野公園地是可以積極考慮的選擇,甚至港珠澳大橋彼岸的鄰近地帶,都不妨向內地尋求合作。
事實上,香港的非政府機構已分別在深圳和肇慶營辦安老院舍,內地護老村只是擴大規模、配套較完善的院舍構思。
在本港較偏遠的地區或內地設護老村,必須有交通基建或緊急運送,如直升機的配合,否則未必能吸引體健長者安老。
不過,除了部分無論財務,以及身心狀態都較理想的長者,可以做到真正家居安老外,更多長者需要院舍及社區的照顧,輪候服務時間太長,例如體弱長者家居照顧、社區照顧服務及日間護理中心的輪候時間,需要長達8、9個月,而資助院舍的輪候時間更可長達3年!
因此,有關注安老服務及長者權益的團體批評,居家安老只是張永不會兌現的期票。
其實,下屆政府只要有決心,在退休保障政策及強積金對沖等問題上思慮再周詳一些,並增撥資源,改善服務,居家安老就只是一步之遙。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