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01-19

精明消費要識貨

  有調查報告指本地消費者信心今年上半年較過去半年顯著回升,花錢的信心回升固然在於財力,但也要識貨、懂得花,精明消費;如此一來才不怕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該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今年上半年的消費信心回升,指數為42.2(0代表最悲觀,100為最樂觀),那是自2015年下半年消費信心持續下跌以來,首見回升,也較過去半年升逾10點,升幅更是亞太區之冠。

 

  消費市場表現很視乎一地的經濟環境、消費氣氛及消費者的情緒和行為。

 

  以農曆新年的年糕、蘿蔔糕這類節慶食品為例,本報日前的調查就發現,有一半糕都加價2%至8%,只有一間凍價;年糕價錢由最平的68元,至最貴的288元都有,最貴的更是最平的4倍價錢,一般知名品牌的賀年糕品套裝約180元,何者「抵食」(Value For Money),真要由消費者自己衡量,實在不能單從售價高低來做簡單判斷。

 

  今年賀年糕品售價上升,大部分是因人工和原材料等成本上漲,但個別食材若較講究,成本自然也有分別,例如蘿蔔糕,用有機蘿蔔和一般蘿蔔造的糕,定價便會有分別,消費者怎樣才知道食材的優劣而免受欺騙,就真要懂得分辨,即使消委會也難單憑個別產品的成本,判斷「蘋果」和「橙」哪樣才Value For Money。

 

  同一間航空公司,航班也分頭等、商務和經濟客位;頭等、商務並不僅因位置上與經濟客位有別而價格不同,而是相關服務及配套進一步的提升,這就像賀年糕品,外觀相若,而實際內涵可能大不相同。

 

  不過,乘飛機的基本要求卻會與選食物一樣:安全至上。乘飛機,旅客要求航程順利,安全抵達;選食物,食客也要求食物安全,不損健康。至於其他較講究的細節,便要由荷包話事,消費信心多大,影響也不太顯著。

 

  「唔怕貨比貨,最怕唔識貨」,口袋有錢,消費信心自然較大,再進一步就是要識貨,懂得分辨真假優劣。

 

  最近的「假米疑雲」已證實是虛驚一場,有些人只會喊「米貴」,但又不懂得分辨大米質素,而今次疑似「假米」的品種及特性,又較容易令人輕信傳言,自己嚇自己,不敢吃米。

 

  俗語說:「西瓜共蟹,唔識莫買。」都是「阿媽教落子女」的智慧:佳品、劣貨,要自行學習判斷、取捨,但為人子女者,很多時懶得學上一代的知識,只叫店東「畀個靚西瓜、畀隻靚蟹」來,自己不肯學,不願做功課,自然容易受騙。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更多為理發聲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