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9
重返計劃經濟年代?
最近網上看新聞,一條標題入目:「茅台滬價格『飛天』 專賣店有價無貨」,文中稱「短短兩個月,飛天茅台的銷售價格又『飛漲』約500元」。近年,每當「茅台」酒漲價,總會給大眾傳媒闡析空間,媒體亦樂於大篇幅報導渲染,因為題材煽情,容易吸引大眾眼球。其實「茅台」的售價與絕大多數人關係不大,但是看「茅台」漲價,仿佛已成為掀動大眾情緒的娛樂活動,每次公布「茅台」漲價,就像一團升空的煙花爆開,觀眾報以驚呼,然後不了了之。
與香港最新3450港元(約合2850元人民幣)的零售價相比,上海的普通「茅台」售價並不算高。據調查,不少上海商家在半個月前將普通「茅台」價格再次上調200多元,升至每瓶2000元左右,個別商場更是漲價到每瓶2198元。茅台官方的專賣店「嚴格遵守」不許漲價的禁令,酒價不過是市價的一半,只售1099元,但是基本上沒貨;如果預訂,專賣店有言在先:到貨時的價格有調升的可能。年尾將至,在「佳節效應」下,未來的「茅台」價格相信仍有升無跌,這也反證所謂的「限價措施」毫無作用。
「茅台」限價,讓人們重新「回味」在上海市場上消失了二十多年的計劃經濟。在「黑市」買酒,有錢的只要出得起高價,保證物暢其流,供貨穩定,而欲嚐「茅台」醇美,但僅願支付官方定價一千多元人民幣,那只有到「茅台」官方專賣店碰碰運氣,但十有八九將空手而回,就像三十年前上海的豬肉和水產的價格都很便宜,只是長期供應短缺罷了。
因貨幣流動性過剩產生的通貨膨脹問題,現在都流行用「限價」措施來解決。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以限價措施來壓制必需品的物價會導致整體供應不足,從公開市場上購買得到的商品數量肯定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相反如果以限價措施應對奢侈品的漲幅,特權階級依然可以通過高價源源不絕地獲取商品。雖然,理論上普通民眾可以低價買到商品,但實際上永遠沾不著邊。
要根治貨幣流動性引發的問題,就要從流動性入手。從過去幾個月公佈的宏觀經濟數據看,貨幣流動的回收步伐加快。十月份廣義貨幣供應(M2)按年的增長為12.9%,持續維持下跌的趨勢,而且創下了十年的低位。而連帶十月最後兩天的「突擊式」放貸,該月新增貸款數量只有5868億元,雖較市場預期的略高,但是銀行收緊放貸的傾向並未像市場盛傳般大幅放鬆。
雖然「茅台」酒的價格仍舊堅挺,持續的貨幣流動性回收對整體物價的壓抑作用是明顯的。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變動在十月份見頂後,連續三個月回落。十月份的通脹水平為5.5%,較十月的高位回落了1%,雖然仍處於較高的水平,但上升的趨勢已經收到壓制。我們不能指望貨幣流動性的回收可以壓抑「茅台」的價格,但是適當的貨幣政策能夠穩住一般物價的增長,那就算普通「茅台」酒漲到一瓶100000元的「天價」,那也不是甚麽大問題。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