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1-25

超市購物「新亮點」

  上海人的精明不但全國聞名,就連境外媒體《華爾街日報》也多次在其報道中表現出對上海人這種精明度的詫異。如要列數生活中的例子,最明顯的莫過於購物前「貨比三家」,再決定從哪家商店購買。

 

  麥肯錫環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研究外資零售商打入上海市場所面對的問題時,指出上海超級市場業的兩個特色。首先上海的超級市場行業呈兩極化的趨勢,即主要由超大型的超級廣場和微型便利店兩類佔據市場大部分份額。其次是上海的市民對價格的敏感度極高,零售商不能光憑其商譽即可從巿民的口袋賺取格外豐厚的溢利。

 

  面對精明的上海消費者,超市下一個提升毛利的「法寶」便是加推為數可觀的「經銷商品牌產品」或稱「自擁品牌產品」(Private Brand)。傳統的貨品由產出到消費,須經過生產廠商、代理商、分銷商等流通環節,其中分銷商只負責代銷產品。而「經銷商品牌產品」則主要由大型經銷商,如超市集團直接委托廠商制造產品,並且印上超市自己創立的品牌銷售。

  在市場經濟主導的社會,商戶注定主要面對的是供應過度的壓力。如何戰勝競爭對手,把自己的商品推銷給顧客,超越了生產方法或形式,成了最令廠商頭疼的問題。在這種環境下,掌握分銷渠道的大型超市自然擁有比別人更多的議價籌碼。西方國家的「經銷商品牌產品」已經出現了數十年,從一開始集中於顧客不須分辨質量的產品,如紙盤、保鮮紙和一次性的餐具,近年發展到涵蓋了罐頭食品、調味料、糧油、甚至是糕點、飲品的完整系列。

 

  香港和上海超市最大的分別在於上海超市中「經銷商品牌產品」所佔的比重較香港的低很多,甚至比深圳還低。這兩年,走進香港的兩大超級市場集團,看到的產品十之三四都是定名為:「優惠」、「超值」、「X之選」等等包裝較為簡約的「經銷商品牌產品」。這些產品的涵蓋面之廣,恐怕用少有「漏網之魚」來形容也絕不為過。

 

  不少朋友曾經擔心「經銷商品牌產品」是否「將貨就價」,質量或許較差,難以和品牌商品看齊,其實大型超市的商譽成本高昂,一般都很注意控制銷售產品的質量。「經銷商品牌產品」能以較低的價格銷售,主要是節省了代理商一環的業務開支,加上超市能以比批發價更低的價格直接向廠商大批買進商品,即使產品售價較同類品牌商品為低,仍有可觀的利潤。

 

  筆者的一個朋友是香港的餅食生產商,他一直抱怨由於分銷的途徑被香港兩大超市集團所操控,要通過這些超市銷貨,面臨一個較高的進入門檻,不僅須支付昂貴的上架費,接受相當苛刻的供貨條款,幫超市生產「經銷商品牌產品」常常是先決條件。照他形容,廠商「無奈地」把自己牌子的產品貼上超市指定的品牌,再以很低的價格賣給超市集團。最終這些「經銷商品牌產品」會以低1-2%的價格在品牌商品的貨架旁與之「公平競爭」,勝負立馬見分曉。

 

  這就好比香港一個包裝別致的品牌蒸餾水,廣告反復強調該品牌經過攝氏105度高溫的處理,水質更清純,飲用更安心,故此售價較高也理所當然。然而,可能許多人並不知曉超市裏包裝簡單,售價最便宜的「清涼」蒸餾水,標明出自同一廠房,甚至據說出自同一條生產線,水質同樣清純衛生,而且售價更便宜。

 

  上海超市的「經銷商品牌產品」的市場空間很大,假以時日必定可以為零售商和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利益,可是生產商們也許就要為其產品日趨下降的毛利率而頭痛不已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遇刺案,你認為事件對年底美國大選起多大影響?► 立即投票

更多上海觀察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