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7
買不到的快樂
前晚十二時多回家,巧遇樓上一名司機,為僱主拿著十多袋名店的戰利品。聖誕節期間,相信不少港人都以香港零售業的蓬勃為樂,認為這是歌舞昇平、繁榮的表現。
據全球最快樂國家及地區排名,一個用作量度當地人民快樂的指數,顯示香港排列第七十,而新加坡卻是最不快樂的國家。當中,拉丁美洲國家成為大贏家,巴拿馬和巴拉圭雙雙奪冠,緊接其後的分別就是薩爾瓦多及委內瑞拉,一些絕不能稱得上經濟繁榮的地方。
我突然想起我們綜藝組的同事遠赴法國訪問一行禪師,當中提到人世間的快樂和苦難,及如何去減少苦難。他勸戒世人應仔細聆聽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世人所受的苦難,就能減卻內心的苦痛。無論你身處香港、東京、紐約這些物質充裕的繁華都市,抑或生活在柬埔寨、尼泊爾等貧窮的地方,物質並不能夠給予真正恒久的快樂。聆聽世人的苦難,可能是解決我們痛苦的根源。適逢聖誕節,無論我們是否基督徒,也許我們更應想想耶穌何以要降臨世上。
數量帶動質量
在美國,很多報紙的銷量已被一些網絡報章遠遠拋離。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文章的質素,比如說是林行止先生、金庸先生的專欄,是一個很能賣紙的原因。他們的特點就是文筆鋒利,內容和觀點都非常精闢、獨到而有見地。但時至今日,這種情況已經難以復見,有質素的文字並不是勝利的唯一要素。方便性亦取決了能否賣紙,更多人看的報紙,無論是網上版或是印刷版,只要有數量,就更多人談論當中的內容,當內容愈來愈受人注目,似乎就愈能成為社會上有「質素」的文章,數量從而帶動質量。
以往,文章的質素、論據和觀點,能影響世界、政府及社會的看法;今天,有數量支持的文章,無論好與爛,亦是取勝的關鍵。就像我到非洲的SAFARI攝影一樣,我的相機能在每秒鐘連拍12張照片,因此每次到非洲也攝得過萬張相片。每每我亦能從這過萬張相中找到幾張半專業、比較像樣,能讓我炫耀的相片。
轉載自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