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3-21

對日人民的敬佩 對日政府的失望

  由於香港與內地人民在過去幾十年走過大不同的道路,撇除「一國兩制」這個制度因素外,兩地的文化亦有明顯的差異。例如,相對內地民眾,港人的「國家」觀念比較薄弱。另一例子,是兩地市民對日本觀感的分別。概括而言,由於慘痛的二次大戰經歷,不少內地人民的心靈傷口依然未能痊癒,半個世紀後,內地社會仍不時出現反日情緒。反之,雖然香港也曾被日佔領三年零八個月,但對於今時今日的香港市民,那已經是很遙遠的歷史。而且,在七、八十年代,香港深受日本的流行文化與飲食文化影響:日本音樂紅星如山口百惠、西城秀樹曾在港風靡一時。現在,壽司店等日式料理無論在中環抑或旺角,都門庭若市。所以,香港大眾除了有時因釣魚台事件對日政府產生不滿外,與內地群眾相比,對日本的觀感都十分正面、友善。加上日本一直是香港市民最熱門的旅遊勝地之一,以自然景色著名的仙台及東日本地區,對港人來說也毫不陌生。所以香港市民對這次地震引起的大災難,即使與日本沒有個人聯繫,亦表示份外的關注和同情。

 

  我自己在不同的求學時期認識了不少的日籍友人,對日本這一場接一場的災難另有一番感受。八零年代,到史丹福大學商科學院進修,認識了四位日籍朋友,至今仍保持聯繫。零四年的夏天,我到東京的國際基督教大學修讀日語暑期班。記得我與三位來自美國的研究生成為室友,有一位熱愛泡溫泉的西班牙女士、兩位美國人,大家相處甚歡。我們這些外地生初到宿舍,先要學習的是「垃圾分類」。而且,當我與美國同學發現,即使街上垃圾桶不多,行人道也「出奇地」乾淨,因為日人從小學習把垃圾帶回家處理。與日本友人一起生活的經驗,例如從處理垃圾這一日常小事中,我深深認識到日本人民嚴守紀律的特質。面對地震、海嘯、核危機這三重災難,這優良特質成了日本國最強大有效的「防災工具」 。

 

  相反,日政府遲緩的應變及笨拙的抗災對策,讓人大感失望,竟然只依靠東京電力發布的消息,導致未能全面掌握福島發電廠核洩漏的消息。而且,其如撲救山火「半空灌水」的救災方法,也表現得「兒戲」。今次日政府危機處理手法差勁,不但顯露出菅直人班子低劣的管治能力,而且也帶出長期以來日本政治制度問題。過去二、三十年,日本無論在經濟抑或政治上都表現得停滯不前,被稱「失去的數十年」(Lost Decades)。日本政府內充斥著保守的官僚主義,近幾十年一直由政客主導政府,首相等內閣大臣換人如走馬花燈。這種種政治內耗的問題,在這次處理危機上,表露無遺。幸然,日本人民的團結、互助及守紀律的特質,成了抗災最有效的「工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鐵娘駕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