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0
說話態度
「媽!待會回到家裏,我不先做功課,我很累啊!」在麵舖吃麵時,同桌的十三、四歲女孩跟她的媽媽說。
「打機又不見你說累,做功課就叫累。昨晚打機打到兩、三點都不願去睡,做功課就不見你這麼『勤力』。總之,派成績表時你就知道……」她媽媽一口氣的說,語帶恐嚇的。
朋友裏有不少都以這樣的態度和語氣跟孩子說話。這態度和語言是很令人反感的,尤其是對十幾歲、正處反叛期的青少年而言。
首先,這女孩肯定是錯的:一、她只顧打遊戲機,而且打到三更半夜,到了第二天,精神自然不夠;二、她說累,所以不想做功課。前者是時間管理不好,後者是推卸責任。
可是,她媽媽的處理手法也值得商榷,她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又把它扯到考試成績。她雖然這樣說,但又沒有即時去解決這件事,還把整件事「拖」到派成績表時看她的成績才決定。
如果女兒考試成績令她滿意,是否代表女兒可以打機打到深夜?是否可以不做功課呢?箇中道理,怎樣說得清楚、弄個明白呢?
教導孩子,最重要是培養他們懂得獨立思考。如果我是她,我會說:「我見你真的好累。這樣吧,你先休息一會才做功課吧。」我這樣說是表示我體諒她的累,但亦明確指出功課是一定要做的,這是她的責任,不可推卸。
過一會我又會說:「昨晚打的遊戲是否很好玩?怪不得你打到那麼晚了。」之後我不再說甚麼,這是表示我已經知道她打得太夜的事實,卻沒有表達我的「不滿」,因為我會讓她自己去「思考」她的行為是否過分了。
當孩子第一次打機打得過分時,做父母的應該已經加以制止,並定下一些基本原則,例如每次不可玩超過一小時、每天不超過多長時間、上學日子如何、放假又怎樣……而且說了便要執行。
只要你退讓一步,他們便向你進逼一步。有些事是要堅持到底的,例如不讓電玩遊戲支配了子女的課餘生活。不要怪責子女,有時候要怪責的應該是自己。
《說說心理話》:講講常見年輕人理財問題!想「人有我有」?認可理財社工分享理財觀念小秘訣!►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