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3-12

學習做一個天才兒童的媽咪

  朋友的姨甥仔,活躍好動,點子層出不窮。

 

  一天十歲的他問媽媽:「在陽光下拿出放大鏡,那聚焦的一點是否真的會有火?」

 

  他的問題雖不完整,但意思清楚,就是陽光經過放大鏡後,聚焦的地方,集中熱力是否便產生了火頭。

 

  他的媽媽說:「阿仔,媽媽現在很忙,要煮飯吃!」

 

  他不斷地問媽媽:「究竟是不是真的呢?還有那些光聚焦在甚麼地方上才產生火呢?紙張上可以嗎?樹皮又怎樣?」

 

  一連串的問題並沒有打動媽媽,反而招來媽媽的責罵:「我已經講過,我要煮飯,你功課還未做完啊!你不做完功課,我不和你做實驗。」

 

  看似很合理的安排,你先做完學校的功課,然後才解決你的疑問,但用錯了方法。

 

  朋友說她的姨甥仔每天有十個八個點子,不斷地問,父母也給他搞得累了,所以懶得理他。她跟妹妹說:「你的兒子可能是天才啊!」她的妹妹說:「多年前有個神童輝。」

 

  言下之意是縱使兒子是天才,也不要說出來,怕他受不了壓力,走上神童輝天才幻滅的路,她也有苦衷,但她以偏概全。

 

  朋友不認同妹妹的育兒方法,卻很同情小姨甥仔好奇活躍的一面。她說她亦很諒解妹妹做家務的壓力,又明白她們沒條件送兒子入讀私人天才兒童學校的遺憾。我說:「她可以學習做一個天才兒童的媽咪啊!」

 

  我的意思是條件不許可,但我們卻可自創條件,例如去上堂、上圖書館借書……總之,尋找一切方法去栽培孩子。但最重要的,是給他足夠的時間,遲一點煮飯又如何!

 

  「你的妹妹只要停下來十分鐘,帶孩子出露天地方,示範一次,他的好奇心滿足了,就會停下來。你的妹妹可以叫他寫出為甚麼,從而鞏固他的認識。之後才去煮飯。」我說。

 

  朋友的妹妹早已說過要孩子先做完功課才和他做實驗。孩子好奇心熾熱,功課仍未做完,最後媽媽為了懲罰他,不肯和他做實驗。

 

  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如同扼殺他的前途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機場日前電腦系統故障,航班資料僅靠手寫白板,有旅客錯過航班感到失望,你認為機場處理手法是否妥當?► 立即投票

更多怪獸父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