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2
一件小事
「我自己來!」三歲大的小女孩堅持著。
她的爸爸卻堅持的說:「讓爸爸來,妳拿會掉失的,讓爸爸來。」
他一面說一面伸手去把女兒手中拿著的書取過來,女兒不情不願的。
我明白他是怕女兒兩隻小手拿著圖書,不容易「爬」上車,他想幫忙。
他們剛去完圖書館,借了幾本圖書,爸爸拿了幾本大的厚的圖書,小女孩拿著三丶四本薄的。他從女兒手中拿走了圖書,又以另一隻手拉著女兒上車,頗為狼狽。
我想跟他說:「你不用拿走她所有的圖書,留一本給她也是好的。」
小女孩從圖書館中挑了些自己心愛又想讀的圖書,興高采烈的想快快回家,讀個痛快。卻不明白爸爸為何硬要拿走她的圖書。
她想,剛才爸爸還跟我說讀多些圖書有益處,又說這幾本圖書最好,叫我用心讀,但爸爸卻突然要拿走她的圖書,她是不明白爸爸拿走的圖書目的也是為了她好。
這是一件小事,卻反映了父母做每件事都以為是為了子女著想,卻沒有清楚說明。
三歲小女孩不會追問,亦不深究發生了甚麽事,但這種習慣普遍發展下去,變成……
當子女長大了一點,父母會為子女報不同的興趣班丶安排不同的活動,甚至讀甚麽書丶看甚麽電視也要由父母決定。
其實,男人可以輕聲跟女兒說:「巴士來了,巴士的樓梯很高,上落不方便,妳拿著這麽多圖書,要不要爸爸幫你一下?」
這一句話,既表達他關心女兒的心,亦讓她感受到父親的尊重,又令整個情境變成一個有情感交流和有主題討論的狀態。
父母跟孩子多詳加說明則刺激思考,嘮嘮叨叨則挺煩人。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