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11-07Text: 嶺南大學林文贊比較政策講座教授 莫家豪

香港居民對大灣區發展的認知與評價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港深廣高鐵又投入服務,港人到粵澳大灣區的交通便利多了。區域發展機遇看似生機勃勃,究竟港人對此發展機會是否感到興奮和雀躍?為了解香港居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了解和他們如們評估發展的機遇,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進行了有關「香港居民對大灣區發展的認知與評價」的研究。這次電話民意調查由嶺南大學研究生部以及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委託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進行,其目的是了解香港公眾對大灣區地區的意見。

 

研究方法

 

  是次民意調查在2018年8月15日至27日進行,並以18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為訪問對象。本次民調所使用的電話號碼是以隨機抽樣方式於本部門的電話號碼庫中抽出,然後再把電話號碼的最後兩位數字以隨機數字代替;在接通電話後,我們在住戶內再以隨機抽樣方式選取一名合資格的被訪者。我們最後完成共1,033問卷,回應率是31.7%,在95%信心水平下,抽樣誤差約為±3.0個百分點。

 

研究結果

 

  本調查調查結果主要分為三部分:(1)與大灣區地區的關係;(2)港人對大灣區的認識和評價;和(3)港人到大灣區生活的顧慮。

 

一.港人與大灣區的關係

 

  (1)超過半數受訪港人過去一年從沒到過大灣區(港澳除外)

 

  有五成四(53.9%)的被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沒有到過大灣區地區,三成五(35.1%)表示到過大灣區地區1–6次(平均每兩個月一次或以下),百分之四(4.4%)表示到過7-12次(平均每一至兩個月一次),百分之五(4.6%)表示到過13次或以上(平均多於每個月一次);回答的平均次數是4.75次,中位數和眾數次數均是0次。

 

  (2)受訪港人前往大灣區的最主要目的依次是觀光、探親或訪友,美食。

 

  在過去一年有到過大灣區地區的被訪者中,有五成九(59.2%)表示前往大灣區的最主要目的是觀光,兩成五(24.5%)表示是探親或訪友,兩成一(20.5%)表示是美食,一成七(16.7%)表示是工作,百分之九(9.3%)表示是購物。

 

  (3)受訪港人前往大灣區的主要目的地是深圳和廣州。

 

  在過去一年有到過大灣區地區的被訪者中,有四成七(47.0%)表示前往大灣區的主要目的地是深圳,四成(40.1%)表示是廣州,一成七(17.3%)表示是東莞,一成五(15.2%)表示是中山,一成五(14.6%)表示是珠海,一成(9.6%)表示是佛山。

 

二.港人對大灣區的認識和評價

 

  (1)受訪港人認為大灣區最吸引的方面是休閒娛樂

 

  最多被訪者表示大灣區最吸引的是休閒娛樂(37.5%),其次是居住條件、就業機會、歷史文化和家鄉情懷(分別是19.5%、13.8%、12.3%和12.2%)。

 

  (2)受訪港人認為大灣區最需要改進的方面是食品安全和治安

 

  最多被訪者表示大灣區最需要改進的兩個方面是食品安全和治安(分別是41.2%和30.6%),其次是交通、政府效率和市場自由(分別是19.7%、15.9%和9.8%)。

 

三.港人到大灣區生活的顧慮

 

  (1)超過三成半受訪港人擔心,到大灣區生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當被問及如果要去大灣區生活,是否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時(0分表示「非常不擔心」,10分表示「非常擔心」),有兩成九(28.7%)的被訪者的評分是0–4分,一成五(15.2%)的評分是5分,三成六(36.2%)的評分是6–10分;平均評分是5.05分,中位數評分是5分,眾數評分是0分。

 

  (2)超過四成受訪港人擔心,到大灣區生活,享受不到在香港的社會福利

 

  當被問及如果要去大灣區生活,是否擔心享受不到在香港的社會福利時(0分表示「非常不擔心」,10分表示「非常擔心」),有三成三(32.7%)的被訪者的評分是0–4分,一成三(12.5%)的評分是5分,四成三(42.5%)的評分是6–10分;平均評分是5.29分,中位數評分是5分,眾數評分是0分。

 

四.政策建議

 

  (1)促進交流,加深認識

 

  調查發現,被訪者在過去一年到過大灣區地區的平均次數是4.75次,但有超過一半的被訪者在過去一年沒有到過大灣區地區。他們到大灣區地區的最主要目的是觀光,其次是探親或訪友、美食。觀光旅遊可以是重要的交流方式。港深港高鐵,以及之後落成的港珠澳大橋,為兩地交流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

 

  (2)探索大灣區合作新模式

 

  除了「玩」和「吃」,可以提供更多有關商業和就業資訊,讓港人了解大灣區的事業發展的機會。雖然大灣區城市推出一系列規劃和的便民政策,但有關措施是否落實,以及如何便利港人,仍需要宣傳介紹。同時,港人是否能在大灣區享受原有的福利(譬如在醫療券,長者高齡津貼),需要港府探索與大灣區內城市合作的新模式。此外,在教育、工作便利政策、社會福利和待遇,以及稅收方面的政策如何便利港人到該區工作和居住,仍須政府提出清楚政策,以促使港人走入灣區,謀策發展機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更多嶺南人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大灣區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