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8-07-12

【自殺預告】當收到最後訊息的一剎,如何應對?

  得知考試結果後,有人快活有人愁。 學生們各自在社交媒體和通訊群組張貼喜悅之情、對心儀大學的感想、慶祝的活動花絮等。同樣地,也有人感歎成績未如理想,不能進入「神科」,夢想幻滅,煩惱前境如何。

 

  在群組中,某甲寫了一段非常激動的話,大意是對不起父母,自己竭盡全力也未能達到他們的期望,覺得自己無能無望,又向朋友群說出一些「明天再也找不到我」之類的話。

 

  朋友群心知不妙,覺得這是個隱晦卻又清晰的自殺宣言,但又擔心如何作出適當的回應。

 

  於是,他們發揮了電子年代任何年齡的用家最常見的行為:立刻建立另一個群組,商討如何處理反應,卻沒有一人打算在商討前對某甲的訊息作出回應。

 

  朋友們在新群組中提出各種各樣的行動:第一類是行動型,主張追蹤他的去向,繼續和他保持對話。第二類是保守派,主張向學校呈報,讓校方處理。第三類是存疑派,質疑他是否只是抒發心情,或是「搏同情」。

 

  行動派有效率地安排當值表,真的整晚遙控地追蹤他的last seen(最近出現時間),見到在線跡象就放心。他們又計劃如何去他的家附近,看看有沒有他的蹤影。

 

  保守派沒有人付諸行動,因為存疑派大撥冷水:「他都畢業了,他們還會關心嗎?」、「他們可能都是那兩三招:聯絡家長、叫他見社工、報警。你有心,何不自己做這些行動去幫助他?」、「可有想過你把事情弄大,可以影響他的私隱和將來?」

 

  行動派經過兩晚奔波折騰,終於有智者出現了。有一位同學靜悄悄地向熱線求教,專業社工感到事態嚴重,立刻出手協助,一連串行動:教導朋友們如何接觸他,與他交談,知道他的所在,評估安危,勸說見面傾談,考慮是否要聯絡他的父母,是否需要外展隊出動或者報警等。

 

  社工問朋友群:「為何你們沒有向成人,尤其是報警或熱線求助,而要自己擔心奔波了兩三天呢?有幸他仍未付諸行動,我們才可以在今天幫助他!」

 

  朋友們互相對望,無言以對。有人說:「沒想到,這不是我們習慣的方式!」、「其他人的說法也令我不知是否自己過敏反應嘛!我們不想做錯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心理攻防戰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自殺 #生死教育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