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5
為何只懂怪罪於我?
心理學研究指出一個「主角與旁觀者的偏差」(actor-observer bias)現象,就是人類傾向以外在因素來解釋自己的問題,以內在因素來解釋他人的情況,而這種偏差又會在逆境的歸咎中更明顯。更有趣的是,旁觀者對親友的逆境,竟然較能擺脫這種偏差。研究員發現,若旁觀者有多些主角的資料,如想法、動機和需要等,旁觀者就會減低責怪當事人而注意到一些外在因素。
就以一件旅遊事故為例:有一個創作人,為了尋找新體驗新靈感,前往一個有戰亂的地方,在路過某地時不幸遇到突擊而身受重傷。旁觀者說:「明知該地危險,為何仍要自招麻煩?要旅遊都應該去安全的地方,明知有戰亂風險,又何必要冒險,真的如此刺激嗎?」
事件主角說:「我已經在出發前做好一切準備,我看過資料,政府的旅遊警示是黃色(有威脅跡象,留意局勢,提高警惕),所有行程都小心安排。這是一個有很多歷史文化的國家,值得一遊之地,更何況很多人都去過而平安無事。所以,我不認為我的選擇是錯,我只覺得事件的變化是不幸。」
旁觀者說:「要不是你選擇去這地方,那就甚麼事都沒有發生了嗎?」
主角說:「我是一個創作人,要不斷去找尋新的體驗,新的靈感,才能有新意。這是我的工作,是我的生活,也是這種工作的風險。」
旁觀者說:「你那尋求挑戰新意的性格,不就是你招致麻煩的因素嗎?」
主角說:「為何你要把責任全推在我身上?我愛挑戰的性格可能會帶來麻煩,但我已盡力作了最好的安全準備,為何你仍只怪罪於我?襲擊是無法預計的突變,雖然有風險,但也只是偶有發生而已。襲擊者有他們的政治動機,我只不過是不幸在那一刻陷入這危險局面罷!」
從這段對話中可見旁觀者只考慮主角本人因素而怪罪於主角,而他們的批評令主角而不獲體諒瞭解而煩躁。
轉移角度的精髓是學習暫時放下旁觀者評論員的身份,嘗試跳進主角的位置,設身處地想想,以他的身份性格來剖析事件,那我們會明白他為何覺得不應該把責任完全歸咎於他的選擇和他的性格,亦會明白為甚麼他會對旁觀者的責怪式說話而憤怒。
當啟動角度轉移機制時,我們便會全面看見事件同時有內因和外因,就能擺脫旁觀者的角度偏差,開始體驗到多元思考的重點,就是「每一件事都有內因和外因,每一個問題都有多個解釋和答案」這結論。
嘗試跳出自己的思想框框,才能體會到對方的觀點與角度,對當事人來說,這令他感到你的同理心,知道你能從他的角度去考量,可令你倆的距離拉近。
能夠跳出單一角度才有機會看見事件或問題的複雜性,愈能擺脫這種偏差,你的思想就自然開始多元化立體化,分析力便增強而且更全面和客觀。實在不失為一項利己利人的思考方法改造工程。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