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雙城三圈與四城三區
特首林鄭月娥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港深兩地的「雙城三圈」概念,表示兩地由西至東,7個陸路口岸和相連的交通基建,使兩地有條件跨越后海灣、大鵬灣和深圳河而相互連接,形成「雙城三圈」的格局。
(政府新聞處圖片)
所謂「雙城」,指的是香港和深圳;所謂「三圈」,指的是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以及大鵬灣及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特首表示,「雙城三圈」是覆蓋深港口岸經濟帶和深圳發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區,以及香港境內的北部都會區,形容「雙城三圈」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這個鴻圖偉略,關鍵在於先要落實特首口中的香港北部都會區。根據《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規模高達300平方公里,報告建議建設「新田科技城」,又期望可成為「香港矽谷」。同時建議擴大現有新發展區範圍,規模約為六個太古城。
願景雖好,但估計基本上需要20年才能完成,而且尚無估算費用。若中間遇上難以預計的阻滯,則整個計劃要拖30年也不足為奇。正如俗語所云:「十劃沒有一撇」,或如香港人常說的,整個規劃相當「離地」,並不「貼地」。
更根本的問題在於,中央會怎樣看特首林鄭月娥這個規劃?雖然港澳辦在《施政報告》發表後,表示這份報告「立足當前,謀劃長遠,致力於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體現了擔當作為的精神…」但明眼人看來,這不過是官腔,不足以體現中央的內心想法。
必須指出,特首的構想,是香港本位,以發展香港為前提,再融入深圳,形成所謂「雙城」。但中央的構想,是中國本位,看整個大灣區,不會只著眼於香港和深圳,而是大灣區的四城:包括香港、澳門、珠海和深圳。特首所說的「雙城三圈」,在中央心目中,是「四城三區」,以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區,深圳作為工業及科技中心區以及澳門和珠海成為旅遊和娛樂區。
不可忽視的是,現時大灣區的發展有個深具潛力的城鎮叫中山,它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接廣州番禺和佛山順德,西鄰江門、新會和珠海斗門,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和香港相望,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
而中山這一「虎」,再過幾年,便會由「虎」變「獅」,領導群倫。事緣早在2012年11月,廣東交通廳宣布推薦方案,採用「東隧西橋」方式興建連結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起點位於深圳前海,在中山最東面登陸。如今主體工程已於2016年底正式開工,預計2024年通車。工程建成後,珠三角東西兩岸將會打通,由中山至深圳駕車只需20分鐘。
可見香港不要走失這個契機。如今《施政報告》只約略提及會興建由元朗洪水橋至前海之間的鐵路連接,在前海實施「一地兩檢」,但詳情欠奉。其實與其放眼二十年後的北部都會區,不如積極與深圳商議興建洪水橋至前海的鐵路,三年後建成,與深中通道這條大動脈完工同步,共同分享「未來之星中山」的一杯羮。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