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23條立法須顧及天時、地利、人和
香港的反修例風波爆發後,北京治港人事相繼變動,先是剛卸任的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今年1月4日臨危受命,執掌香港中聯辦,繼而是2月13日,北京宣布由曾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秘書長的夏寶龍兼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此一重大調整,意味北京大幅度提升治港班底的政治地位。
夏寶龍與駱惠寧有一個共同標籤,都是從地方官場自下而上成長起來的「地方大員」。夏寶龍當過教師,駱惠寧當過工人,後來相繼經由共青團逐漸進入官場,而後雙雙成為主政省級的「封疆大吏」。
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迄今已有23年,但香港人心始終未能歸順,及至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嚴重衝擊香港局勢和「一國兩制」,北京作出人事調整,似已意味治港政策行將有變。早在1月20日,駱惠寧履新不到一月,已在《人民日報》撰文,指香港要建立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弦外之音,似是希望盡快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
到了昨天(4月15日),駱惠寧在「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願景計劃」舉行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剛開通的網站致辭,又重彈此調,表示香港回歸以來,在維護國家安全制度上,始終不夠完善,突出了短板,關鍵時刻會成為致命的隱患,應要盡快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層面下功夫。他特別提及四個「該」﹕「該制定的制定,該修改的修改、該激活的激活、該執行的執行」,聲稱絕不能讓香港成為國家安全的「風險口」。
無可否認,自四中全會以來,本港推動23條立法未有進展,而今年新一屆立法會的選舉在9月便要舉行,鑑於上次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民心思變,深恐於9月立法會選舉,建制派又再遭受「滑鐡盧」,喪失對立法會的操控權,令23條立法的進度繼續受阻?會否趁現今立法會建制派有票在手,盡快就23條立法是最佳時機?
如果駱惠寧真有此想法,他的致辭提出的四個「該」,似是對特首林鄭月娥有所「暗示」。特首是否明白這個「暗示」難以得知,但至少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已在同一場合應聲附和,聲稱香港未就《基本法》23條立法,未履行憲制上的責任,是特區政府的一個「空白」,也是特區政府難以逃避的責任。
但只有李家超的附和顯然不夠,問題仍在特首林鄭月娥的取態。她會在任內完成23條法還是留待下一任特首去做?如果她不會續任,幹麼仍要擔負此一重任?而且她如今已忙於應付新冠病毒疫情,若還要求她在9月立法會選舉前完成23條立法,豈不是要了她的命?
然而政治總是波譎雲詭,風高浪急,駱惠寧在這個骨節眼給特首這道難題,說不定也是對她的測試,若她辦不到,也正好是讓她下台的一個藉口。而事實上,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而且正如孟子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香港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人心撕裂,反修例運動中大批年輕人的躁動,不愛國、不認同國家民族,正好說明這是特區政府國民教育的全盤失敗。也許當務之急是教育,而不是23條立法!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