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7
派糖從來不是理財高招
香港的財政預算案經已公布,一如所料,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開始「減甜」,不像過去那樣慷慨「派糖」。以前因「派糖」而受惠的人士,難免都對今屆財政預算案大表不滿。
坊間所說的「派糖」,在曾俊華口中,稱為「一次性措施」。曾俊華在預算案表示,一次性措施的規模並無標準,要視乎每年經濟及財政狀況而定,以及視乎措施是否起到反周期作用,也就是對經濟有提振作用。如今由於估計未來一年香港經濟會有改善,所以他決定略減「派糖」。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減甜」規模,包括多項基層受惠措施被削減或取消;不再設電費補貼;公屋代繳租金也減至一個月。
「派糖」的理財哲學對港人來說,絕不陌生。回歸以來,香港經濟大跌大起,歷經四任財爺,都以「派糖」為能事。1999年時的特區政府,赤字達214億元,經濟負增長幾達7%,但當時任財爺的曾蔭權,推出「利民紓困」措施,如退稅、提高避稅額和減差餉等,結果好評如潮。
到2002年,港府的綜合財政赤字超過600億元,香港連續數年步入通縮,當時新任財爺梁錦松在其首份財政預算案仍然花了60多億元「派糖」,可惜他的「派糖」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翌年財政赤字高達700億元,令梁錦松又大幅加稅和徵稅,被市民批評是大派「瀉藥」。
梁錦松後的財爺是唐英年,在任四年,在首份及最後一份預算案都有「派糖」。2004年唐英年的首份預算案,推出以中產為受惠對象的稅務寬免。到2007年的第4份預算案,香港經濟復甦,財政盈餘586億元,於是唐英年大力派糖逾200億元,市民稱善。
對一般小市民來說,有誰不喜歡「派糖」?但「派糖」從來不是理財高招。「派糖」是短視理財,高瞻遠矚的理財家,應把盈餘用於長遠投資。偏偏自曾俊華上台以來,「派糖」成為他的強項,遠超過上幾任財爺的幅度,儼然是個「派糖」專家。早在2008年他發表的首份財政預算案,便豪派454.2億。市民習慣了他的「派糖」,結果當他在2009年的「派糖」措施大縮減,即受盡抨擊。
在這個不問是非,只問民意的年代,財爺曾俊華在2010年再回復「大手筆」的「派糖」作風,公屋免租更由一個月加至兩個月。到2011年他再注資6千元予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派糖再達436.2億。前年及去年預算案也派糖超過300億,其中公屋免租、綜援雙糧及電費津貼成為「鐵膽」。
經濟學家早已指出,「派糖」理財只能解燃眉之急。今屆的財政預算案,似是配合特首梁振英的第二份施政報告,投入資源扶貧和增加恒常性開支,減少「派糖」,應是讓公共理財回復較健康的狀態。今屆預算案的恒常性開支超過3千億元,增長7.8%,較過去增加223億元。佔整體措施75%,在改善醫療、經濟及教育等方面都有幫助。不過在對應人口老化、勞動力和專才人口不足、公共財政存在隱憂等問題,預算案也如施政報告一樣,並無提出具體措施。
總之,特區政府歷年來不吝嗇「派糖」,並未紓減政府和市民之間的深層次矛盾,如今減少「派糖」,不滿之聲恐怕此起彼落,且看港府的公關如何應付。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