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2
財政司知錯能改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是朋友對財政司的評論。香港財政司在二月一日發表了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新春期間,朋友茶聚,也離不了對這份財政預算案作一番討論。
朋友緊接著解釋:「財政司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因為受到各界批評,忿而宣布胡亂派錢。全港市民,只須年滿十八歲,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不論身居何處,皆可獲派港幣六千元。如此劣政,實屬罕見。幸好他知錯能改,今年不再胡亂派錢,免得泥足深陷,再度摧殘香港青年心智。」
這言論令在座多人摸不著頭腦,雖然大家都覺到香港的財政預算一向是照顧貧窮,忽略中產,甚至有迫使中產人士向貧窮下游的傾向,但為甚麼財政司宣布派錢跟摧殘香港青年人心智拉上關係呢?
「香港現已瀰漫著一股不勞而獲的心態,市民不斷向政府尋求利益援助。社會上發生任何事故,人們總把責任推到管治者身上,市民本身已完全沒有責任可言。這是一個市民沒有責任的社會,年青人不知社會責任為何物,只覺得任何個人不滿都是政府造成,一切責任應由政府獨力承擔。」
「去年政府派發六千元,把全港市民一視同仁,不論貧富,也不論功過,尚在求學的學生、多年前移居外地,從未回港的人士、甚至在外地土生土長,只須父母是香港永久居民,並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者,全部受益。這樣慷市民之慨,盲目派錢的創舉,對市民實在無益,卻確切地加強市民不勞而獲的心態。」
「不少青年學生,得到六千元後便瘋狂消費。更有學生覺得錢從天降,正是炒股投機的好時刻,希望以小搏大,可以輕易賺取更多財富,反正輸掉了,政府明年應該還會繼續派錢!他們每人都熱切期待政府派錢,一經開始,他們以為以後每年都可以得到這筆不勞而獲的財富。」
「如此的社會風氣,真難為了教師和家長。」
一位任職大學講師的朋友也回應說:「急功近利,不負責任,期望不勞而獲,確是不少學生的心態。但面對這樣的社會風氣,也不能過於責怪他們。不知是社會的錯、家庭的錯、還是學校的錯?在教育方面,不知誰的責任最大。」
朋友要求我在這方面也發表一些意見。
「雖然社會、家庭和學校都有應負的責任,但這是一個價值觀和個人修養的問題。父母和家庭當然是責無旁貸。」
「個人對社會、家庭和所屬團體的責任感,應自小培養。家庭是每個人出生後首個所屬團體,若不能培育出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便不要奢望他們日後對社會,以至對任何事情承擔責任。但現今的家長只顧學業成績,有多少父母能用心培養子女的人格德行?責任感更不用提了。」
經過一番討論後,大家意見一致,就是社會趨於功利主義,一切以金錢作衡量標準。現在大多青少年欠缺社會意識,更沒有責任感可言,只懂將任何不滿都推到政府或社會上。究其原因,在於家庭教育不足,兒童浸淫在不良的社會風氣之中,又不能得到師長和父母的正確教導。要抗衡這股歪風,必須教育和培養孩子對社會的責任感,而家庭教育正擔當著這重要的任務和使命。
(待續)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