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8
中美貿談預告
投資者都在等待中美貿談的成果,筆者今日且大膽作個預告︰中美雙方會公布有個階段性成果,但尚有問題要再協商。
這個階段性成果為何?
中興甩難,雙方不互開徵特別關稅,美國會放寬中國採購某些美高科技產品。中國會進一步開放市場,進一步保障知識產權,中國對其企業的補貼會階段性取消,中國可續推行「中國製造2025」。
一言括之,今次握手言和,下回再打。
為甚麼筆者會這樣估?⑴參看以往中美貿戰歷史,談判戰略,當時達成協議的原因;⑵特朗普團隊對以往中美貿戰的看法,不滿之處,亦即要糾正之處,或是底線;⑶特朗普團隊的團結性與分裂性,即人的問題;⑷中國的底線;⑸中國手握甚麼牌。
筆者此文不少資料來自國內兩位分析者肖立晟、袁野。
中美貿戰之前打過5次,筆者自90年代已寫過MNF、301、WTO等,港人在這5次戰役中,也有幫過拖,就是吳儀,她好似是DGS畢業生,故英文十分好,她後來隨父親回國,做到副總理。這5次貿戰大概見附表。
打完5次之後,為甚麼特朗普仍認為美國在貿易上輸給中國輸足20年?
以往美國的貿易代表都認為貿易雖對中國有利,但對美國更是好事。但此次特朗普政府的談判代表納瓦羅的思想與此完全相反,他認為中美貿易是中國在佔美國的便宜,中美貿易摧毀了美國的製造業,給美國工人帶來失業和經濟衰退,貿易對美國是一件壞事。
例如,為甚麼中國鋼鐵輸美只佔美國市場的3%,但中國鋼鐵業仍不利美國,要予以徵稅?
美方促中方全面減產能
納瓦羅等人的看法是中國對全世界輸出大量鋼鐵,使全球鋼鐵價下跌,美國的鋼鐵業便賺不到錢,故不是你中國賣給美國多少,而是你中國賣給世界太多。商務部長羅斯是位企業家,原是自由貿易倡議者,但他有投資於美國的鋼鐵廠,近幾年連年虧損,這個中國賣勻全世界,不利我美國的思想,是今次特朗普團隊的一個共同認識,故今次的美國團隊是有個「世界觀」,要求必然是要中國全面減產能,在這方面,中國一定會適當地接受,因為中國這數年來已在去產能、去槓桿。在這點上,中美很易有共識,其他的爭拗又怎樣了,這要看美國各個談判代表的背景和各想要乜。
今次美方特別強調Reciprocal,對等,推到最盡就是︰美國如何對待中企,中國就必須如何對待美企。是中國必須向美國「學習」,必須接受美方的規則,而非相反。即美國沒有的,中國也不能有,美國有的,中國必須也有!美國沒有產業政策,中國也絕不能有;美國關稅低,中國必須也採取低關稅;美國政府不干預經濟,中國政府也不能干預;美國有自由的互聯網,中國必須也有,等等,這就是美方「對等」的核心理念。
這是因為美國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美國企業已經無法與中國競爭了。原因不在於美國,而是在於現行制度安排下,中國企業在政府支持下進行不公平、不對等的競爭。美國企業不是沒有能力與中國企業競爭,而是無力與中國企業背後的中國政府競爭,雙方根本就是不對等的。
這即是要中國沒有了國家資本主義,不過美國亦同時謂不是想改變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很矛盾?何故?這是因為華盛頓的談判團隊分裂,政(意見)出多門。
美國最高決策層本來存在著3種聲音。
一種是以前經濟顧問科恩、前國務卿蒂勒森為代表的溫和派,科恩反對加徵關稅,認同自由貿易,主張同中國進行溫和談判。他們被視為理性的聲音,是現實主義者,懂得妥協和退讓。
一種是以納瓦羅、萊特希澤為代表的強硬派,他們不僅要求改善貿易狀況,還強烈要求中國按照美方的要求進行結構性制度改變。尤其是納瓦羅,他被視為頑固的「理想主義者」,幾乎不會把妥協作為選擇方案。事實上,他已經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為自己的理論奔走了將近20年而沒有改變。
第三種聲音則是中間派,包括財政部長姆欽、新任的經濟委員會顧問庫德洛等人,他們主要專注於國內事務,對貿易政策不是很關注,了解也有限。之所以對華強硬,只是在總統命令下對華施壓,其決心也有限。他們更傾向於達成一個階段性協議,只要中國有足夠誠意,他們並不願意大打出手。
原本是溫和派較佔上風。2017年9月,納瓦羅被降級為科恩的下屬,對特朗普影響力大減就是明證。但是在2018年初,科恩和蒂勒森先後辭職,同時納瓦羅被提升為總統貿易顧問,躋身總統最高級別顧問之列,這表明特朗普已經壓服了溫和派。自此之後,強硬派的聲音迅速佔了上風。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所謂「溫和派」、「中間派」以及「強硬派」的交替站崗,更像是特朗普為貿易談判做的不同布局。劉鶴副總理將於5月15至19日再次訪美,一度曾傳出訪美或將推遲,原因主要在於華盛頓內部再度發生分歧。強硬派認為需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中美問題,但中間派認為強硬派的目的不現實,主張只要一定程度上削減貿易逆差,中國做出切實的改進,就可以達成協議。雖然特朗普對強硬派比較支持,但在貿易戰日益發酵的情況下,特朗普或將重新布局,中間派的呼聲愈來愈高,這可能會為此次談判打下和解的基礎。但作為最不可能讓步的人,納瓦羅的聲音與地位變化,將可能是美方內部勢力對比發生變化的徵兆。
前日傳出納瓦羅不會參與會議,因意見過硬,後來又謂他會再參與會議,而在這期間就傳出劉鶴謂對會談樂觀。此中妙微變化是︰在知納瓦羅會退出會議後,劉鶴表示樂觀,抑或是納瓦羅再參與會議,但其硬意見受壓,故劉鶴表示樂觀?
假如納瓦羅要被迫放軟,另外剩下的硬派是美國貿易處長萊特希澤,他的思路在貿易處所發布的301報告之中可以一窺究竟。美方認為,中美之間的知識產權不對等主要體現在兩點︰⑴中國在引進美國企業時沒有保護好知識產權,反而強制性的或明或暗地要求以交出技術作為美國企業進入中國的條件。所以,美方要求,「中國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並取消針對合資企業的與技術相關的要求」,「中國同意……停止通過網絡行動、經濟間諜活動、假冒和盜版針對美國技術和知識產權的行為。中國還同意遵守美國出口管制法律」;⑵中國在美投資背後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政府操縱。所以,美方要求「中國不會反對、挑戰或報復美國限制中國投資美國敏感技術部門或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部門」。
萊特希澤是301報告的起草者,他的出發點在於知識產權。他認為,中國強迫美國企業交出技術,實行歧視性的許可制度,並且以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支持中國企業在美國收購技術和企業。如果中國不進行根本性的制度安排改革、轉採用傳統的平衡貿易方法,如擴大出口和吸收投資,就是飲鴆止渴。中國將會不公平的取得美國的知識產權,並反過來同美國競爭,使得貿易情況進一步惡化。因此,他要求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在美投資的限制,要求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再要求美方強制轉移技術,實行平等的許可制度,並遵守美國出口管制法律。
習近平在今年博鰲會議講過要加強保障知識產權,亦肯用錢去買,只是美國不讓買矣!所以在這點上基本爭拗不大,問題在於措詞,不能將中國說成是「賊」、凡知識產權都只偷不買便可。至於其他美方要求如減少貿易逆差、進一步開放市場、減低美汽車入口關稅、要買美國農產品等,已是濕濕碎之爭,講多都無謂。
劉鶴絕不會放棄「2025」
那麼中國的底線為何,又手握甚麼牌?
外交部已一再指出,中國不會拿核心利益作談判,這是指「2025」,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不抬升中國產業,即是永遠幫美國企業打工,蘋果大賺,中國小賺的模式會永久持續,中國要越過中等階級陷阱,即要提升中國人均收入至歐美水平,故絕不可能放棄抬升中國產業水平。
中國的王牌是︰⑴有錢,外匯盈餘足,有市場,這是之前中日貿易中的日方、以前5次中美貿戰中的中方所不具備的;⑵WTO,這是中方很好的防禦盾,因為美國301是美國自己單方面的行為,有違WTO一些規項,具體的是連萊特希澤於2016年的中美貿戰上,要求中國不得向WTO等多邊組織申訴的要求,中國當然睬你都傻,今時在與美談判之時,中國已啟動了向WTO的申訴;⑶中國團隊絕不會政(意見)出多門,完全服從黨指揮,指到哪裏便打到哪裏,這可以劉鶴的今時稱謂可見出︰「習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水蛇春咁長,跟2月時的劉鶴,連副總理職銜也未有自然不同,總之就是︰「阿拉」就是一切,當然劉鶴靜雞雞還是要和王岐山、習近平商討,但門面一開就是︰有事,找我囉!⑷美國有千名經濟學家聯署、逾百人工商團體上書,要求特朗普停貿戰。
今時中國有政制上的優勢,習近平不用憂連任,故貿戰可拖長來談、打,但特朗普有連任問題,及今年11月有國會問題,如不能及時在貿談/戰中取得成果,特朗普或共和黨就會火燒後欄,基此,特朗普不能不及時收兵,但求取得階段性「勝利」,至多之後再打。
在今時這環節上,中國應會如筆者在4月中文章所言,減貿赤,成;開放金融與電商市場,成;不許以市場去搵技術,成;不許政府搞補貼,慢慢成;不許搞「2025」,不成。
至於中興事件之所以有轉機,無非此舉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而且美國分分鐘會較中國慘,這點以前本欄也講過,不贅。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卓林普經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桌總冀當局放寬16歲以下青少年進入桌球室限制助年輕人接觸桌球,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