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買內銀股收息變坐艇
近日遇見不少本地老中青股民,都會不約而同提及所持有博收息甚至純粹博反彈的內銀股何時能見家鄉或溝貨的問題,部分更屬除淨前於港股仍處高空三萬點水平購入得不償失不幸坐艇的蟹貨,感覺進退兩難。
曾幾何時,分析界對內銀股今年踏入估值收復期的看法,是多麼的深信不疑,認為股價對帳面值極大機會會升至一倍以上。無奈是,現在估值普遍打回原形之同時,以內銀A股計,據統計有高達65%的上市銀行,帳面值都全部低於一倍,以平均0.8倍帳面值計算,已經非常接近之前的低位。
惟若以博反彈或溝貨為目標,現價仍難言吸引,觀乎自月初降準後的曇花一現式反彈,人民幣走勢、國策債轉股、官方督導式貸款予小微企業以至購買AA+評級以下企業債等,有違正常商業與風險控制行為,內銀投資價值與信心指數又豈能不被進一步打折扣?
十幾廿年前,當時內地廣義貨幣增長2至3成,完全是等閒之事;近年,廣義貨幣增長跌至單位數,甚至是歷史新低,以為是風險受控,怎料背後還有一堆又一堆的影子銀行及表外資產、與地方融資平台隱性債務,情況其實比之前甚至想像中更加之複雜。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