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9/11/2019

《帕夫雷什中學》:在極權社會,用行動去愛一個人,比嘴裏說愛人民困難得多!

  蘇霍姆林斯基,1918年出生,參加過二次大戰,1948年起擔任家鄉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直至1970年逝世。生平著有40多部關於教育的專著。

 

  上世紀60年代,蘇霍姆林斯基總結自己長期教育經驗,寫成一本書,就是《帕夫雷什中學》。他在書中寫下這段話:「沒有對人的同情心,就不可能有仁愛精神。愛全人類容易,愛一個人難。去幫助一個人,比宣稱『我愛人民』要困難得多。」

 

  當時的蘇聯,是高唱愛祖國愛人民愛人類的時代,是提倡「一定要學習去愛人類」、同時將人類劃分為不同階級和陣營的時代,一位鄉村中學校長公開說出這樣的話,就要付出沉重代價了。從1967年5月開始,教育界就對他公開批鬥,直至1970年他去世時仍未停止。作為一個主張並踐行「愛具體的人」的具體的人,他就在所謂的愛國者、愛人民者的批判聲中悵然離世。

 

  「愛祖國」、「愛人民」、「愛人類」、「愛民族」、「愛階級」等等都很容易,因為只是嘴裏說說,叫叫口號,不需要行動,而且即使有行動,也是在安全和利益考量下的行動。但為甚麼說愛一個人、幫助一個人很難呢?因為在極權統治下,人民的個人是由國家、體制關顧的,你去幫助、去救、去關愛一個人,就是侵犯了國家、體制的權限,也是與大多數人的冷漠為敵。曾經在極權社會生活過的人,都明白路邊一個老人跌倒,你去攙扶他也可能有風險。在那樣的社會,愛一個人、去具體幫助一個人,比宣稱愛人民、愛人類難得多了。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帕夫雷什中學》

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由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rthk.h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李怡 #蘇霍姆林斯基 #愛人民 #仁愛 #極權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