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2025
從《香港藝術》回顧九七前後的文化混雜與解殖歷程
觀看藝術的方式,誠如John Berger在其代表作《觀看的方式》中透過文字闡釋,我們注視的從來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看見的」,與「我們知道的」之間揣摩。而記錄藝術的方式,正好輔助我們觀看藝術的法度,例如正在嘴嚼兩個月前出版的《香港藝術》中譯本,它其實源自23年前的祈大衛(David Clarke)原著——事隔多年,重提97前後的藝術文化解殖,又有何深層意義?
《香港藝術》是蕭恒譯筆下作品,數年前讀過同是由他翻譯張美君博士的香港電影研究論文集《幻魅都巿》,流暢簡明易讀。《香港藝術》也帶著這份信達雅,讓人重頭認識祈大衞,在西方主流論述對東方藝術的盲點以外,引入本土觀察,與香港藝術文化研究史可以怎樣被詮釋。
23年前,正值千禧年前後,距香港回歸只是四、五年,「十年河西」至今也已翻了兩轉。祈大衛當年在這時期撰寫《Hong Kong Art: Culture and Decolonization》,從「香港視角」出發,橫跨繪畫、攝影、雕塑、建築,回顧1984-2000年間香港藝術的生成與轉向,也談裝置、塗鴉、櫥窗、時裝等相互影響,結合香港歷史事件的現代香港藝術史研究,在今天看來,經過後來各個應運而生的大型國際或本土藝術展覽,還有「大灣區融合」,當時或許是現代香港藝術史研究一個不可或缺的分水嶺。
祈大衛現時是香港大學藝術系榮譽教授,也是「香港藝術資料庫」創辦人及學術總監,剛巧近期在港大美術博物館舉展「藝彩相映:祈大衛的色彩空間」展出他水彩畫作的數位版畫,有興趣者不妨看看。
《香港藝術》書介提到,回顧政權移交前後,香港藝術家「提早」勾勒回歸後香港,同時關注這些那些昔日痕跡將如何消逝——而這個過程繼續經歷各種演化,而祈大衛當時細意闡述分析,也透過攝影紀錄,留住1984年至2000年間香港藝術及其他視覺文化產物中湧現的歷史關注、精神解殖與本土身份表達——也是如此,喚起藝術圈內外的感應與關注,記住了呂壽琨、陳福善、麥顯揚等藝術家,他們的創作足跡怎樣與香港文化互為補給。
記載、分析、評論、以至創作,求巧也求拙,或許有益發掘淹沒於東西交流、國族主義之下的本土藝術聲音,身邊的藝術家朋友,才不想甚麼「承先啟後」,忠於自我情感三觀表達,其他的,甚麼主義,甚麼融合,對正在忙著反樸歸真、專注凝錬作品的他們來說,無礙護持真善美的初衷。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