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08/2014

《慶祝無意義》米蘭昆德拉擁抱生命本質

  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在84歲高齡,出版最新小說《慶祝無意義》,距離上本小說作品《無知》已經13年,《慶祝無意義》原作以法文寫成,這部只有五萬多字,130頁的小書,充滿對人生的詰問,貫徹他晚期作品中的哲學味道。

 

書名:慶祝無意義(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

作者:米蘭‧昆德拉

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中文版)

 (讀本由商務提供)

 

  書名《慶祝無意義》已是可堪玩味的反諷,敘事跳躍來回於歷史和現實之間,基本上沒有情節,只是人生片段、生活軼事,但總有你我熟悉的一幕。

 

  小說開章「主角出場」是昆德拉擅長的男女情色描寫:阿蘭被街頭妙齡少女的肚臍迷惑,這小圓點,成為男人的誘惑中心,引發對「情色導向性的特點」的思考。另一邊,拉蒙在盧森堡公園閒逛,觀賞人物雕塑時找到一絲幸福。達德洛去診所見醫生後,得悉沒有患癌激動不已,放聲大笑,然後和朋友分享「死亡的回憶」……

 

  小說圍繞著巴黎盧森堡公園這場景延展,帶出阿蘭、拉蒙、夏加爾、凱列班四個好朋友的生活故事,他們細碎的談話,然後又有巴黎街頭的花季少女、市民熱捧的夏加爾畫展、史達林二十四隻鷓鴣的玩笑、尿急的蘇維埃傀儡主席、自殺未遂卻殺人的母親以及天堂裏紛紛墮落的天使。

 

  一班於人海和生活中浮沉的人,其實像第五部分標題:「一根小羽毛在天花板下飄」,時而浮現斯大林的噩夢,無肚臍夏娃孕育的生命,說著不著邊際的夢囈。革命、信仰,往往都是生活小事,輕盈如羽毛。

 

  昆德拉在嬉笑怒罵的人間喜劇背後,紛陳一連串沉重的主題:生與死、嚴肅與荒誕、歷史與忘卻、現實與夢境和文明的衰落。無論是大人物或平民百姓,最後歸於一場無意義的人生盛宴,增加我們對存在的反思。

 

  本書譯者馬振騁對媒體解釋說,昆德拉取的書名一般都有多層意思,他以《慶祝無意義》來表達原文的雙關含義,原因是,一方面慶祝本身沒有意義,另外也可解為無意義的慶祝。

 

  米蘭昆德拉晚年回眸,藉這小書,留下燦爛的一筆,像莊子「無用之用」的哲思。最後一節「慶祝無意義」,提到劇院中兩個沒角色的演員,失業者:「他們不放棄。他們要演戲。他們為生存奮鬥。」

 

  無意義,其實就是生存的本質,光明所在,智慧的鑰匙。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You May Also Like
#Reading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