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9 09:56:37

用設計思考把服務治療變得更美更好

  走進服務中心治療房間,設計上看似少了一種藝術味,少了一種設計上的激情,但一種平實、樸質的感覺油然而生,更突顯出社服醫療機構的一貫務實和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精神。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項目發展總監王建明分享︰「現有功能性或治療性的器材有很多,但容易予人冷冰冰的感覺,特別對要出入治療中心的孩子而言,沒有太大趣味。因此,我們希望他們來到中心接受服務時,不會有『治療中心』的感覺,而是一個能感受生活美學、舒適活潑的活動空間。」

 

  所謂「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論,透過從用家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跨專業合作設計

 

  為不同社會服務中心翻新設計時,專業為建築師的王建明堅持設計團隊與服務治療團隊的緊密合作,用設計思維,加入以服務使用者為本的理念,帶服務使用者去體驗設計,以達到真正最貼身的設計,又富藝術感。

 


  現在帶大家看看為訓練特殊學習需要孩子(SEN)的中心,在長長的走廊加上弦形的線條打破冗長狹窄的感覺,走廊中安裝了幾個顏色鮮明的屋仔箱(內裡放了孩子們最期望的玩具、禮物),孩子會員只需要有跟著中心社工指示完成任務便獲得屋仔箱內的獎品。

 

  另外,還有一個很受孩子歡迎的靜坐空間。其形狀得意,特別吸引小朋友來閒坐。

 

  在中心的另外一個角度,有一面名為P-Cube的藝術牆拼湊積木牆訓練認知專注能力。由一堵方格牆與多個小木方塊組成的裝置,代表「People」、「Participate」及「Play」三大元素,讓任何人都可以運用小木塊去拼湊出創意和表達心中所想,特別可以應用於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的訓練遊戲。

 

  「紅的、藍的、黃的、木的」,孩子可用自己創意在牆上格子設上方塊,高低不一,光線照射下,形成光暗、陰影的強烈對比,很富藝術感。這一堵方格牆,化身為藝術畫布,將實用性功能與藝術美學融合,為服務使用者帶來嶄新體驗。

 

  當治療師向孩子派上一、兩張不同圖案,如︰船、傘、笑臉等等及不同大小長短的木塊,孩子便很用心地在藝術牆上跟著砌,一砌可以是30至45分鐘,更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耐性及記憶力 ; 同時間當孩子專注砌小木塊時,其小手肌肢體伸展及上肢活動也一併得到訓練。

 

  為了深化訓練的效果,發展部的設計師將持續與治療師合作,在未來日子研究不同深淺程度的圖咭(線條、實心圖、多種元素構圖)如何配搭不同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也會研究小積木以外的其他物料,能否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感官刺激,以達致更佳的治療效果。

 

  今年政府施政報告也提出讓設計思維方式成為一種解難能力以及和一種推進增值和倡導跨學科合作的新思維。王先生表示︰「通過設計思維及跨專業合作設計,我相信設計不只是美學藝術 ,服務不只是治療訓練 ; 兩者結合加上人的參與把治療變得更富創意而歷久常新。」

 

  第十屆社企民間高峰會將於11月5至10日舉行一連串精彩活動。其中一連兩天的國際會議將於11月7日至8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而在11月8日將會有一個「以設計思維促進社會改革」的工作坊及研討,王建明先生將會和大家一起創作,在互動體驗活動中,令大家領略及實踐設計思維的技巧,以及對服務的啟發。工作坊後王建明先生將會和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有限公司服務總監李美玲女士,以及香港設計中心行總裁利德裕博士一起分享設計思維的理念和實際應用的經驗。如果想知多更多關於設計思維的話,歡迎參加。登記網址:http://ses.org.hk/registration/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